蘋果iPhone 16 首批出貨恐無AI功能,Apple Intelligence延後發布

蘋果公司(Apple)原計劃隨iPhone 16的推出一同發布新AI應用「Apple Intelligence」,但據知情人士透露,這項計劃將延後數周,可能導致今年首批出貨的iPhone 16機型無法搭載這些AI功能。 Apple Intelligence作為蘋果軟體更新的一部分,原計劃隨新作業系統iOS 18和iPadOS 18一同推出。然而,由於程式漏洞修復需要更多時間,蘋果決定將其推遲至10月,與後續的iOS 18.1和iPadOS 18.1更新一同發布。

蘋果iPhone 16 首批出貨恐無AI功能,Apple Intelligence延後發布

蘋果公司(Apple)原計劃隨iPhone 16的推出一同發布新AI應用「Apple Intelligence」,但據知情人士透露,這項計劃將延後數周,可能導致今年首批出貨的iPhone 16機型無法搭載這些AI功能。

延後發布原因

Apple Intelligence作為蘋果軟體更新的一部分,原計劃隨新作業系統iOS 18和iPadOS 18一同推出。然而,由於程式漏洞修復需要更多時間,蘋果決定將其推遲至10月,與後續的iOS 18.1和iPadOS 18.1更新一同發布。

測試計劃

蘋果預計最快本周向軟體開發商釋出Apple Intelligence的測試版,這與過去的作法有所不同。以往蘋果會在新一代軟體公布前後,才釋出後續更新的預覽版。這次提前釋出是為了確保消費者體驗,開發商能有更多時間協助解決問題,並進行功能測試。

影響與未來計劃

首批出貨的iPhone 16機型可能在出廠時無法搭載Apple Intelligence,需待後續軟體更新來補上這些AI功能。此外,即使Apple Intelligence隨iOS 18.1和iPadOS 18.1一同推出,部分功能如對Siri的重要變更,仍將缺席。

根據彭博資訊,蘋果計劃在2024年底至2025年上半年,透過多次更新,完整推出Apple Intelligence功能。除了iPhone和iPad,Apple Intelligence也將整合至macOS Sequoia,運行於搭載蘋果自家晶片的Mac電腦上。

iPhone 16的變化

iPhone 16系列在設計上的變化不大,主要新增了一個控制相機的新按鈕以及速度更快的晶片,由於設計上的變化不大,軟體相關的功能強化將成為新機的銷售重點。此消息顯示,蘋果對AI技術的發展有著長期且深遠的規劃,並在這一領域投注了大量資源。消費者需耐心等待,期待Apple Intelligence帶來的全新功能。

Read more

Meta Connect 2025:六大重磅發布震撼科技界,智慧眼鏡革命正式開啟

Meta Connect 2025:六大重磅發布震撼科技界,智慧眼鏡革命正式開啟

Meta於2025年9月17-18日舉辦的年度開發者大會Meta Connect 2025,這場被譽為「智慧眼鏡元年」的科技盛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創新突破。CEO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在活動中發布了六項重大產品更新,其中最受矚目的Meta Ray-Ban Display智慧眼鏡搭載革命性顯示技術和神經腕帶控制系統,標誌著穿戴式運算正式進入新紀元。這次發布會不僅展現了Meta在AI和穿戴科技領域的深厚實力,更為整個智慧眼鏡產業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AI 工具地圖】免費快速考取 Google Gemini Certified Educator 證照指南

【AI 工具地圖】免費快速考取 Google Gemini Certified Educator 證照指南

想在最短時間內獲得一張 Google 官方免費 AI 證照嗎?「Gemini Certified Educator」正是近期最熱門的選擇!這是一張專為教育者與學習者設計的 AI 能力認證,只要完成 37 題不限時的選擇題,就能立刻拿到有效期三年的電子證書,還能放到 LinkedIn 為履歷加分。考試重點涵蓋 Gemini 與 NotebookLM 的操作方法、Prompt 輸入技巧、AI 幻覺與偏見的判斷,即使你不是老師,也能透過這張證照展現專業的 AI 應用能力。本文將帶你完整解析:為什麼值得考?考什麼?如何準備?並附上報名流程,一篇搞懂,週末就能輕鬆拿到。

lock-1
全球第一位「AI 官員」上任,阿爾巴尼亞任命 AI 為內閣

全球第一位「AI 官員」上任,阿爾巴尼亞任命 AI 為內閣

從 AI 官員到語音翻譯,AI 這週正式「入職」現實世界。 阿爾巴尼亞任命全球首位 AI 部長,開啟政府決策新實驗;Google Meet 推出 2 秒內完成的即時語音翻譯,打破語言隔閡;Claude 則正式變身職場助理,能幫你轉檔寫簡報;而在內容世界,AI 播客工廠每週量產 3,000 集節目,一集成本不到 1 美元。 但這波 AI 熱潮是否過熱?OpenAI 董事長 Bret Taylor 坦言「泡沫存在,但這沒關係」,因為創造力會留下來──這週的新聞,也讓我們看見 AI 正從實驗室,跨出螢幕,成為真正的社會角色。

loc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