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蘋果秋季發佈會完整解析:史上最薄iPhone Air震撼登場

蘋果公司於台灣時間2025年9月10日凌晨1點舉行了備受矚目的秋季發佈會,以「Awe Dropping」為主題,正式揭曉了一系列令人驚艷的新產品。此次發佈會不僅帶來了全新的iPhone 17系列,更推出了史上最薄的iPhone Air,同時Apple Watch和AirPods產品線也迎來重大升級,展現了蘋果在硬體創新和軟體整合方面的最新成就。發佈會期間吸引了超過150萬果粉線上觀看,成為近年來關注度最高的蘋果發佈會之一。

2025蘋果秋季發佈會完整解析:史上最薄iPhone Air震撼登場

蘋果公司於台灣時間2025年9月10日凌晨1點舉行了備受矚目的秋季發佈會,以「Awe Dropping」為主題,正式揭曉了一系列令人驚艷的新產品。此次發佈會不僅帶來了全新的iPhone 17系列,更推出了史上最薄的iPhone Air,同時Apple Watch和AirPods產品線也迎來重大升級,展現了蘋果在硬體創新和軟體整合方面的最新成就。發佈會期間吸引了超過150萬果粉線上觀看,成為近年來關注度最高的蘋果發佈會之一。

iPhone 17系列:重新定義智慧手機設計語言

iPhone 17作為標準版機型,此次帶來了多項重大升級,最值得注意的是蘋果首次將ProMotion 120Hz自適應更新率技術下放至標準版機型。機身配備6.3吋Super Retina XDR顯示器,搭載全新A19晶片,相比前代iPhone 13的A15晶片,CPU效能提升1.5倍,GPU效能更是提升超過2倍。

在相機系統方面,iPhone 17首次實現全線48MP相機配置,包括48MP主相機和48MP超廣角相機,解析度比前代提升4倍。前置相機升級至18MP,並加入革命性的Center Stage功能,採用方形感測器設計,讓使用者無需旋轉手機就能拍攝橫向自拍照。

儲存容量方面,iPhone 17取消128GB規格,改以256GB起跳,實現「加量不加價」策略,售價維持799美元。電池續航力大幅提升,影片播放時間可達30小時,比前代增加8小時。

iPhone Air:5.6mm超薄設計重新定義輕薄極限

最令人驚艷的新品無疑是iPhone Air,其僅5.6mm的機身厚度不僅創下iPhone史上最薄紀錄,更比Samsung Galaxy S25 Edge還要薄0.2mm。蘋果將其形容為「必須親手握持才能相信的矛盾體」。

iPhone Air採用航太級鈦金屬邊框設計,重量僅165公克,正面搭載全新Ceramic Shield 2面板,抗刮能力提升3倍,抗撞擊能力提升4倍。6.5吋LTPO Super Retina OLED螢幕支援120Hz ProMotion更新率,戶外峰值亮度高達3000尼特,是iPhone歷來最亮的螢幕。

在技術規格方面,iPhone Air搭載了頂規的A19 Pro處理器,配備6核心CPU與5核心GPU,實現了MacBook Pro等級的效能表現。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蘋果首次在iPhone中導入完全自研的晶片生態系統,包括全新的N1網路晶片(支援Wi-Fi 7與藍牙6)以及C1X數據晶片,相比iPhone 16 Pro的Qualcomm Snapdragon X71數據機,傳輸速度快2倍、耗能降低30%。

相機方面,為了實現超薄設計,iPhone Air採用單鏡頭4800萬畫素配置,支援2倍光學品質變焦功能,總計可對應26mm、28mm、35mm與52mm四種拍攝焦段。前置相機升級至18MP Center Stage系統,支援4K HDR錄影。

值得注意的是,iPhone Air成為首款全球通行的純eSIM機型,完全取消實體SIM卡槽。售價999美元起跳,預購於9月12日開始,9月19日正式發售。

iPhone 17 Pro系列:專業級創作工具的新標竿

iPhone 17 Pro和Pro Max在專業功能方面實現重大突破。兩款機型均採用全新的鋁合金一體成型設計,首度導入蘋果自研的蒸氣腔散熱系統,該系統採用雷射焊接技術將去離子水密封於蒸氣腔內,有效提升40%的持續效能表現。

相機系統是Pro系列的最大亮點,三顆鏡頭全面升級至48MP,包括主相機、超廣角相機和全新設計的望遠相機。新的48MP望遠相機採用次世代四稜鏡設計,感測器面積比前代增大56%,提供4倍和8倍光學變焦能力,其中8倍變焦為iPhone史上最長的光學變焦距離。數位變焦最高可達40倍。

在專業影片拍攝方面,iPhone 17 Pro系列成為首款支援ProRes RAW、Apple Log 2和genlock同步技術的智慧手機,能與多台攝影機進行精確同步,為專業影視製作提供強大工具。

續航力表現同樣出色,iPhone 17 Pro可提供28小時影片播放時間,Pro Max更達到39小時(eSIM版本),成為iPhone史上電池續航力最強的機型。

Apple Watch Series 11:健康監測技術的重大突破

革命性血壓偵測功能改變健康管理

Apple Watch Series 11最引人注目的創新是血壓趨勢偵測功能。這項功能透過光學心率感測器分析血管對心跳的反應模式,以30天為週期進行被動監測。當系統偵測到疑似慢性高血壓的一致性模式時,會主動通知用戶尋求醫療協助。

蘋果表示,此功能基於超過10萬名參與者的多項研究數據,並在超過2000名參與者的臨床研究中得到驗證。雖然該功能無法檢測所有高血壓病例,但預計在推出後的第一年就能通知超過100萬名有潛在高血壓風險的用戶。

該功能目前正等待FDA等監管機構的批准,預計本月內將在美國、歐盟等150個國家和地區推出。功能將支援Apple Watch Series 9以上機型和Apple Watch Ultra 2以上機型。

5G連線與耐用性全面升級

Apple Watch Series 11首次支援5G網路連線,讓智慧手錶能更獨立地運作。用戶可以在沒有iPhone的情況下,享受高速的Apple Music串流、FaceTime視訊通話和App下載。新機也配備重新設計的蜂窩天線,覆蓋更多頻段,並可同時使用兩個系統天線以顯著增強信號強度。

耐用性方面,Series 11採用Ion-X玻璃,抗刮能力比前代Series 10提升2倍。電池續航力達到24小時,並支援即時翻譯功能。

Apple Watch Ultra 3與SE 3:全系列產品線升級

Apple Watch Ultra 3搭載更大更亮的螢幕,支援Always-On顯示器上的秒針顯示。最特別的是新增衛星通訊功能,讓用戶即使在沒有行動網路的環境下也能發送緊急求救訊息、傳送訊息並透過Find My追蹤位置。緊急SOS衛星服務前兩年免費提供。

Apple Watch SE 3則搭載與Series 10同等級的S10晶片,效能大幅提升,充電速度提升兩倍,快充15分鐘即可獲得兩小時使用電力。

AirPods Pro 3:AI驅動的溝通革命

即時翻譯功能突破語言障礙

AirPods Pro 3的最大亮點是Apple Intelligence驅動的即時翻譯功能。使用者只需同時按壓兩個耳機柄,AirPods Pro 3會自動降低環境音和對話聲,讓用戶清楚聽到翻譯內容。

配合iPhone上的翻譯App,用戶所說的話能即時轉換成對方的語言並顯示在螢幕上。目前支援英文、法文、德文、葡萄牙文和西班牙文,預計年底前將新增義大利文、日文、韓文和中文(簡體)支援。

0:00
/1:22

健康監測與音質雙重進化

在音質表現方面,AirPods Pro 3的主動降噪效能比前代提升2倍,與首代AirPods Pro相比更是提升達4倍。新品採用全新多孔聲學架構,配合新一代適應性等化功能,帶來更優秀的低音響應和更廣闊的音場。

健康監測方面,AirPods Pro 3內建了蘋果史上最小的客製化心率模組,運動時能連續監測心率。防水係數提升至IP67等級,續航力在開啟主動降噪的情況下可達8小時,相比前代提升33%。

國際科技媒體一致好評

各大外媒對此次發佈會普遍給予正面評價。MacRumors稱iPhone Air是「蘋果有史以來最薄的iPhone,展現了超薄設計的新可能性」。Engadget強調「iPhone Air在5.6mm厚度下仍能提供Pro級效能,這是工程學的奇蹟」。

The Verge認為iPhone Air「代表了蘋果三年iPhone重新設計策略的開始,將超越單純的硬體升級」。Wired則讚揚「iPhone 17系列帶來了多年來最重大的設計革新,特別是相機系統的全面升級」。

CNET的現場體驗報導指出,「iPhone Air的輕薄程度必須親手體驗才能理解其魅力,但在相機和電池方面確實有所妥協」。GSMArena稱讚蘋果在iPhone Air中實現的技術突破,「A19 Pro晶片配合高度自研的晶片方案,展現了垂直整合的威力」。

定價策略與市場競爭力

蘋果此次的定價策略展現相當的競爭力。iPhone 17系列全線取消128GB容量選項,改以256GB起跳,但定價未調漲。iPhone 17標準版256GB版本售價799美元,iPhone Air 256GB版本999美元,iPhone 17 Pro和Pro Max的256GB版本分別為1099美元和1199美元。

Apple Watch Series 11起售價399美元,SE 3為299美元,Ultra 3則是799美元。AirPods Pro 3維持前代的249美元定價。

iOS 26與生態系統整合

Liquid Glass設計語言革新

此次發佈會同時展示了iOS 26的全新Liquid Glass設計語言。這個全新的視覺設計為導航功能和圖標帶來氣泡式、透明的外觀,雖然在測試階段引發了使用者的不同反應,但展現了蘋果對用戶介面設計的持續創新。

iOS 26將於9月15日推出免費更新,為新舊設備帶來統一的視覺體驗。Apple Intelligence功能也得到進一步強化,支援即時翻譯、視覺智能和更強大的隱私保護功能。

結語:蘋果生態系統與AI戰略的全面進化

2025 年蘋果秋季發佈會,不僅象徵著產品線在設計與功能上的重大突破,更標誌著蘋果在 AI 技術整合與垂直生態佈局 兩大戰略上的全面升級。

從超薄的 iPhone Air,到搭載血壓監測的 Apple Watch,再到 AirPods Pro 3 的即時翻譯,這些硬體創新表面看似各自獨立,實則都深度結合了蘋果精心部署的 AI 架構。蘋果並未如其他科技巨頭高調展示 AI,而是選擇了一條「隱性 AI(Ambient AI)」的策略,將人工智慧無縫融入用戶體驗中,化繁為簡,讓科技真正隱身於日常。

技術面來看,A19 處理器內建的 Neural Accelerators、裝置端運算的 Apple Intelligence、再加上 AirPods、iPhone、Apple Watch 間的 AI 協同運作,構築出一個封閉且高效的智慧系統。此次發佈會中,從 A19、N1 到 C1X 的晶片全面自研,也再度印證蘋果對於生態主導權的堅持與掌握。

對市場而言,這一波新品可能掀起三大變革:

  1. 設計革命:iPhone Air 的極致輕薄,勢必引領新一波工業設計風潮。
  2. 健康科技升級:Apple Watch 血壓監測功能,可能加速穿戴裝置全面醫療化。
  3. 語言溝通新紀元:AirPods Pro 3 的 AI 即時翻譯,則打開了跨語言日常對話的全新想像。

儘管蘋果未將 AI 作為主秀,但這種低調背後卻藏著強大的企圖心。隨著 iOS 26 在 9 月 15 日釋出、硬體產品 9 月 19 日正式開賣,以及繁體中文版 Apple Intelligence 預計於 2025 年底上線,整個蘋果 AI 生態將更加完善。

最終,蘋果選擇的不是「大聲說 AI」,而是「靜靜讓 AI 發揮」,以不打擾用戶的方式實現體驗升級。這條路線是否能在 AI 軍備競賽中脫穎而出?讓我們拭目以待。

Read more

Tucker Carlson激辯Sam Altman:OpenAI前員工死亡事件掀起AI倫理風暴

Tucker Carlson激辯Sam Altman:OpenAI前員工死亡事件掀起AI倫理風暴

一場原本談論AI未來的訪談,演變成針對神秘死亡事件的激烈質疑,版權爭議與企業責任問題浮上檯面 當保守派媒體巨頭Tucker Carlson與科技界領袖Sam Altman在鏡頭前針鋒相對時,整個人工智慧產業都為之震動。這場2025年9月10日播出的專訪,原本應該聚焦於AI技術的未來發展,卻因為一起神秘的死亡事件而演變成一場毫不留情的質疑與辯駁。在長達57分鐘的對談中,Carlson直接挑戰OpenAI執行長對前員工Suchir Balaji離世事件的解釋,不僅揭露了科技巨頭內部的版權爭議,更引發外界對企業倫理與員工安全的深度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