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工具地圖】Nano-Banana 是什麼?Google 最新 AI 模型的 6 個顛覆性功能

想把插畫角色變成立體公仔?過去這需要專業 3D 建模與渲染,但 Google 最新的 Nano Banana AI 工具正改寫規則。只要一句自然語言指令,它就能自動完成影像編輯,甚至把 2D 角色生成逼真的 3D 公仔效果。這項技術不僅降低了創作門檻,也讓「人人都能做手辦」成為可能。雖然仍在實驗階段,但它已展現出顛覆影像編輯與設計流程的巨大潛力。

【AI工具地圖】Nano-Banana 是什麼?Google 最新 AI 模型的 6 個顛覆性功能

想像一下,你拿著一張喜歡的插畫角色圖片,心裡想:「如果能把它變成立體的公仔就好了。」在過去,這件事幾乎不可能,除非你會 3D 建模軟體、能熬夜拉骨架、修光影,甚至還要懂 3D 列印。對大多數人來說,這門檻就像要自己學會蓋一棟房子一樣高。

但現在,有了 Google 最新推出的 Nano Banana,情況完全不同了。這款 AI 工具只要靠自然語言提示,就能自動完成影像編輯,甚至把 2D 圖片轉換成逼真的 3D 公仔效果。你不需要再拿著「遮罩工具」一筆筆修,也不用記一大堆複雜快捷鍵,只要輸入一句話,AI 就會像隨身助手一樣,幫你完成過去需要專業團隊才能做到的成果。

在這篇文章裡,我會帶你從 為什麼需要這類 AI 工具 開始,逐步拆解 Nano Banana 是什麼、它有什麼特點、怎麼用它把圖片做成 3D 公仔,最後也會談到它的應用場景與未來發展。讀完後,你不僅能理解這項技術,更能自己動手試試,把腦海裡的想法轉換成實體的創作。


Nano Banana 是什麼?

Nano Banana 有極大可能就是 Google 最新開發的高階 AI 圖像編輯工具

Nano Banana最近成為 AI 領域最火熱的話題,這款 AI 模型首次出現在 LMArena 平台的「盲測比對」中,靠著卓越的圖像生成與編輯能力,吸引大量用戶投注注意力。它不僅能精準理解複雜指令,還能保持畫面中人物和場景的一致性——不論是調整光線、修改背景,或修改多個角色,它都能一次搞定,準確度遠勝一般影像 AI。

儘管 Google 還未正式承認這款模型,但大量線索指出它極可能是 Google 正秘密開發、即將商業化的 AI 影像專案:像是有 Google 工程師連續在社群帳號上貼出香蕉 Emoji,引發社群熱議;加上「nano」這種命名方式也符合 Google 過往對小型模型的稱呼習慣


Nano Banana 有什麼厲害的地方?(特色解析)

1. 自然語言編輯 —— 說話就能修圖

傳統修圖往往需要拉遮罩、調參數,就像在操作一台複雜的機器。而 Nano Banana 更像是把 Siri 和 Photoshop 結合起來,你只要輸入一句「把背景換成夜景」或「加上柔和光線」,它就會自動生成結果,就像有個專屬修圖師幫你即時完成需求。

2. 身份一致性 —— 不會「越改越不像」

許多 AI 工具在多次生成後,人物五官會跑掉、角色服裝會走樣。但 Nano Banana 能保持角色的核心特徵不變,就像畫連環漫畫時,角色無論出現多少格,造型都能保持一致。你可以連續生成好幾張圖片,細節依然穩定可靠。

3. 結構感知延伸 —— 自動補完缺角

傳統工具在拉長畫布時,容易讓邊緣模糊不清。Nano Banana 則能「理解畫面結構」,合理補上缺少的部分。就像拼圖遊戲裡,你只放了一半,AI 就能自動推測並拼好剩下的圖案,完成後看不出破綻。

4. 多風格支援 —— 從寫實到超現實都行

無論是想要逼真的攝影效果,還是充滿想像力的超現實畫風,Nano Banana 都能勝任。你可以先生成一個看起來像真實公仔的角色,再切換成賽博龐克風格,立刻變成霓虹閃爍的未來造型,風格轉換自然流暢。

5. 速度快 —— 幾秒就有結果

影像生成的速度從毫秒到幾秒不等,幾乎是即時完成。這意味著你可以快速嘗試不同版本,就像拍照時的「連拍模式」,在還沒放下相機之前,AI 已經幫你處理好所有畫面。

6. 內嵌來源標記 —— 安全有保障

在 Deepfake 爭議頻繁的今天,Nano Banana 內建來源標記功能,讓每張圖片都帶有可追溯的真實性資訊。對創作者和品牌而言,這不只是提升可信度,也是一種必要的安全保障。


怎麼用 Nano Banana 做出 3D 公仔模型?(流程教學)

在開始之前,先科普一下:能做到圖中那種「2D 插畫秒變 3D 公仔」效果,靠的就是最近爆紅的一個新 AI —— Nano Banana
它最大的特點就是 還原度超高、寫實感極強,直接「狠甩」目前市面上多數 AI。問題是,目前還沒有專門針對它的官方平台,唯一能免費用到的方法,就是透過一個叫 LMArena 的綜合性 AI 平台,隨機抽卡抽到 Nano Banana。

你可以想像 LMArena 就像一個「AI 擂台」,你把任務丟進去,平台會隨機派出不同的 AI 來幫你完成。如果運氣好,就能遇上 Nano Banana。

Step 1:上傳圖片到 LMArena 平台

還想看更多嗎?完整內容只對註冊用戶開放喔!
點下方的免費 Subscribe,馬上加入我們~

Read more

Google「Nano Banana」正式發布:Gemini 2.5 Flash Image Preview的技術革命

Google「Nano Banana」正式發布:Gemini 2.5 Flash Image Preview的技術革命

Google DeepMind團隊今日正式揭曉了近期在社群媒體上引起瘋狂討論的神秘AI工具「Nano Banana」的真實身份——它就是Google最新發布的Gemini 2.5 Flash Image Preview。這款被Google官方稱為「state-of-the-art」的圖像生成和編輯模型,已經在LMArena排行榜上榮登全球第一的位置,並即日起在Gemini應用程式中向所有用戶免費開放。

Google Flow突破一億影片大關:AI影片生成市場的深度解析與未來思辨

Google Flow突破一億影片大關:AI影片生成市場的深度解析與未來思辨

Google DeepMind執行長Demis Hassabis於8月19日在X平台宣布了一個震撼整個科技界的里程碑:Flow AI影片創作工具自5月發布以來,僅用三個月就突破了一億支影片的創作量。這個數字不僅代表著平均每日110萬支影片的驚人產量,更象徵著AI影片生成技術已從實驗室走向主流市場,正在重塑整個數位內容產業的格局。 從市場數據來看,全球AI影片生成器市場正呈現爆炸性增長。根據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的最新報告,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4年的6.15億美元增長至2032年的25.6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20%。然而,當我們深入剖析這個現象時,會發現它揭示的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是整個創作生態系統面臨的根本性變革。這種變革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機遇與挑戰?又將如何重新定義創意產業的未來? 爆發性增長背後的深層驅動力 技術整合帶來的質變 Flow能夠在短時間內達成如此驚人的成績,很大程度上源於其獨特的技術架構優勢。與市面上單一功能的AI工具不同,Flow整合了Google DeepMind最先進的三大模型:Veo 3影片生成引擎、Imagen 4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