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立與 OpenAI 合作股價飆 9.9%,帶動日經指數逼近歷史高點

OpenAI 與日本工業巨頭日立簽署合作備忘錄,延續其與韓國三星、SK Hynix 的合作,加速OpenAI在亞洲的布局。

日立與 OpenAI 合作股價飆 9.9%,帶動日經指數逼近歷史高點

在全球 AI 熱潮持續發酵下,OpenAI 積極拓展亞洲供應鏈,繼與韓國三星SK Hynix 合作後,與日本工業巨頭日立簽署合作備忘錄,聚焦能源、電網與數位解決方案。

此聯盟不僅推動日立股價創半年新高,也帶動日經指數上揚,凸顯 AI 基礎設施對市場的深遠影響。


OpenAI 亞洲合作再下一城,日立股價創半年新高

OpenAI 與日本工業巨頭日立簽署合作備忘錄(MOU),聚焦能源、電網、冷卻設備、儲存與數位解決方案中心 Lumada,進一步強化其 Stargate 計劃的亞洲供應鏈布局。

此消息推動日立股票(HTHIY)在東京交易中一度上漲 9.9%,達到 4,285 日圓(約 27.44 美元),創下近六個月來最大盤中漲幅,同時帶動日經指數上漲 1.5%。

繼韓國三星與 SK Hynix 合作後,OpenAI 的亞洲網絡擴張彰顯其全球 AI 基礎設施雄心。


合作聚焦可持續能源,雙向技術交流

日立將為 OpenAI 的資料中心提供關鍵技術支持,涵蓋以下領域:

  • 電力傳輸與分配:確保 AI 資料中心穩定高效的能源供應。
  • 冷卻系統:降低資料中心能耗,提升運營效率。
  • 儲存解決方案:強化資料處理與存儲能力。
  • Lumada 數位平台:整合 AI 技術,優化資料中心管理與運營。

OpenAI 則回饋其先進 AI 模型,助力日立在能源與 AI 領域的創新。日立在 X 平台表示,此合作旨在「為人工智慧成長提供可持續且充足的能源」。

Bloomberg Intelligence 分析師指出,Hitachi Energy 部門(佔日立調整後 EBITA 逾 20%)有望獲得更多訂單,儲存業務也將迎來新動能。OpenAI 估值突破 5000 億美元,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


日經指數上揚背後,政治與市場風險並存

日日立的漲勢帶動日本科技股熱潮,晶片相關企業表現亮眼:

  • Renesas Electronics:上漲逾 9%。
  • Advantest、SoftBank Group:分別上漲 3.6%。
  • Tokyo Electron:上漲 2.5%。

Topix 指數隨之上漲 1.3%,日圓連續第二日走弱(對美元跌幅擴大),提升出口商海外收入價值,進一步推升市場熱情。此波 AI 熱潮不僅源於 OpenAI 合作,也延續日立與 Nvidia AI Factory 的既有聯盟,凸顯日本在全球 AI 供應鏈的崛起。


政治與市場風險並存,AI 仍為定海神針

市場熱情伴隨政治不確定性。日本自民黨將於 10 月 4 日選出新領袖(小泉進次郎或高市早苗),新當選者預計接任首相。Nomura 策略師 Maki Sawada 表示,若高市早苗勝出,可能推出財政寬鬆政策,推升股票與債券收益率。

然而,無論選舉結果如何,AI 熱潮已成為市場穩定力量。日經指數逼近高點,但投資者需留意日圓波動與地緣風險對長期走勢的影響。


AI 與能源融合,日本產業迎新機遇

OpenAI 與日立的合作標誌 AI 基礎設施從晶片延伸至能源與數位解決方案,不僅為 Stargate 計劃注入可持續動力,也為日本產業開闢新機遇。

對日立而言,此聯盟強化其在 AI 生態的定位,預期帶動能源與儲存業務成長。隨著 OpenAI 亞洲布局加速,AI 與可持續能源的融合將重塑全球科技格局。


Source

Hitachi Shares Soar on Partnership With OpenAI

Hitachi shares climb most since April after OpenAI partnership

Japan chip shares drive Nikkei rally as Hitachi soars on OpenAI report

Hitachi shares climb most since April after OpenAI partnership

Read more

2025大阪萬博會參展心得與攻略:NTT館與「生命的未來」展館深度遊記

2025大阪萬博會參展心得與攻略:NTT館與「生命的未來」展館深度遊記

2025 大阪世博會是一次親眼見證未來科技與生活的盛會。本篇將分享我在世博中參觀 NTT 館與主題展館 「生命的未來」的心得與攻略。從 IOWN 技術帶來的「平行旅行」沉浸體驗,到石黑浩博士策展的仿生人社會藍圖,這兩大展館不僅展示前沿科技,更引發對「生命、存在與未來」的思考。文中也整理了參觀預約技巧、行前準備與現場攻略,幫助你在有限時間內不錯過最精彩的展館,並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善用 AI 與新科技,迎接屬於我們的未來。

【深度分析】台灣拒絕美方「晶片 50-50」:關稅談判、矽盾與供應鏈重構全解析

【深度分析】台灣拒絕美方「晶片 50-50」:關稅談判、矽盾與供應鏈重構全解析

事件核心:台灣副閣揆兼關稅談判領隊鄭麗君返台表示,與美方談判並未討論、也不會同意所謂「在美國生產 50% 晶片」的構想;美方此一說法源於美國商務部長 Howard Lutnick 近日受訪的公開談話。台灣同步推進「高科技戰略夥伴關係」與關稅減免談判,盼降低目前對美出口 20% 關稅。 發生了什麼事? * 台灣明確拒絕「50-50」:鄭麗君指稱談判從未討論「50-50」且不會同意;此說為美方單方對外談話。 * 美方強化在地化論述:美國商務部長 Lutnick 受訪拋出「把一半晶片產能放在美國」等目標,並談到要大幅提升美國自製占比。 * 談判真正焦點在關稅:台灣尋求就對美 20% 關稅、Section 232 調查等議題取得實質減免與排除;官方稱已有「某些進展」。 媒體訊息校對與關鍵數字 * TSMC 在美投資金額:2025 年初多家媒體與美商務部資料皆以 650 億美元 / 三座廠為基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