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推出名人化身的 AI 聊天機器人與多項創新產品

在近日的 Meta Connect 2023 大會上,Meta 不僅發布了最新的 VR 頭戴裝置 Quest 3,更推出了一系列創新的 AI 產品和工具。其中,最受矚目的是能夠化身名人的聊天機器人 Meta AI,這款產品將整合至 WhatsApp、Instagram 和 Facebook Messenger,用戶將能夠透過這些平台與其互動,未來更將整合到智慧眼鏡和 VR 裝置中

Meta 推出名人化身的 AI 聊天機器人與多項創新產品

在近日的 Meta Connect 2023 大會上,Meta 不僅發布了最新的 VR 頭戴裝置 Quest 3,更推出了一系列創新的 AI 產品和工具。其中,最受矚目的是能夠化身名人的聊天機器人 Meta AI,這款產品將整合至 WhatsApp、Instagram 和 Facebook Messenger,用戶將能夠透過這些平台與其互動,未來更將整合到智慧眼鏡和 VR 裝置中。

Meta AI 是基於微軟和 Meta 合作開發的大型語言模型 Llama2。這款 AI 不僅能透過文字,還能透過語音與用戶互動,執行各種用戶指令。更值得一提的是,Meta 也整合了微軟的 Bing 搜尋引擎,能即時搜尋網際網路上的最新資訊,為用戶提供更豐富、即時的互動體驗。

為了讓 Meta AI 具備更多差異化特色,Meta 進一步加入了其他能力和特色。Meta AI 現已整合圖片生成模型 Emu,用戶只需輸入文字指示,就能在幾秒內生成圖片。這項功能將於下個月部署給英語版的 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Facebook Stories 及 Instagram 用戶。

名人也將加入 Meta AI 的行列,包括美式足球明星 Tom Brady、網球選手大阪直美、網紅 YouTuber MrBeast、名媛 Paris Hilton、及饒舌歌手 Snoop Dogg 等都將扮演不同角色,如運動教練、主廚、偵探、遊戲高手及舞蹈專家等,為用戶帶來更豐富多元的互動體驗。

除了一般用戶外,Meta 也為開發者提供了 AI 體驗的開發工具 AI Studio。這款工具目前已以 Beta 測試版的形式提供給美國市場,未來幾周將開放給外部開發商,允許他們以 Meta API 打造第三方 AI 應用。企業也可以使用 AI Studio 開發屬於自己的 AI 聊天機器人。

Meta 的這些創新產品和工具,不僅豐富了社交應用程式的 AI 體驗,也為 VR 頭戴裝置和智慧眼鏡帶來了更多可能性。隨著 AI 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的擴大,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社交互動和虛擬體驗將更加豐富多彩。

Read more

Meta Connect 2025:六大重磅發布震撼科技界,智慧眼鏡革命正式開啟

Meta Connect 2025:六大重磅發布震撼科技界,智慧眼鏡革命正式開啟

Meta於2025年9月17-18日舉辦的年度開發者大會Meta Connect 2025,這場被譽為「智慧眼鏡元年」的科技盛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創新突破。CEO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在活動中發布了六項重大產品更新,其中最受矚目的Meta Ray-Ban Display智慧眼鏡搭載革命性顯示技術和神經腕帶控制系統,標誌著穿戴式運算正式進入新紀元。這次發布會不僅展現了Meta在AI和穿戴科技領域的深厚實力,更為整個智慧眼鏡產業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AI 工具地圖】免費快速考取 Google Gemini Certified Educator 證照指南

【AI 工具地圖】免費快速考取 Google Gemini Certified Educator 證照指南

想在最短時間內獲得一張 Google 官方免費 AI 證照嗎?「Gemini Certified Educator」正是近期最熱門的選擇!這是一張專為教育者與學習者設計的 AI 能力認證,只要完成 37 題不限時的選擇題,就能立刻拿到有效期三年的電子證書,還能放到 LinkedIn 為履歷加分。考試重點涵蓋 Gemini 與 NotebookLM 的操作方法、Prompt 輸入技巧、AI 幻覺與偏見的判斷,即使你不是老師,也能透過這張證照展現專業的 AI 應用能力。本文將帶你完整解析:為什麼值得考?考什麼?如何準備?並附上報名流程,一篇搞懂,週末就能輕鬆拿到。

lock-1
全球第一位「AI 官員」上任,阿爾巴尼亞任命 AI 為內閣

全球第一位「AI 官員」上任,阿爾巴尼亞任命 AI 為內閣

從 AI 官員到語音翻譯,AI 這週正式「入職」現實世界。 阿爾巴尼亞任命全球首位 AI 部長,開啟政府決策新實驗;Google Meet 推出 2 秒內完成的即時語音翻譯,打破語言隔閡;Claude 則正式變身職場助理,能幫你轉檔寫簡報;而在內容世界,AI 播客工廠每週量產 3,000 集節目,一集成本不到 1 美元。 但這波 AI 熱潮是否過熱?OpenAI 董事長 Bret Taylor 坦言「泡沫存在,但這沒關係」,因為創造力會留下來──這週的新聞,也讓我們看見 AI 正從實驗室,跨出螢幕,成為真正的社會角色。

loc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