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聞】Meta 宣布以 143 億美元,收購 AI 獨角獸 Scale AI 49% 股權

Meta 宣布以 143 億美元取得 AI 資料服務公司 Scale AI 近半股權,並延攬該公司創辦人暨執行長 Alexandr Wang 加入旗下,成立名為「Superintelligence」的新部門,專責推動高階 AI 技術發展。對於長期在生成式 AI 領域處於劣勢的 Meta 而言,這筆交易無疑是一場策略反擊,強化了其資料掌握力與技術領導層結構。

【科技新聞】Meta 宣布以 143 億美元,收購 AI 獨角獸 Scale AI 49% 股權

Meta 強勢佈局 AI 核心資源

Meta 宣布以 143 億美元取得 AI 資料服務公司 Scale AI 近半股權,並延攬該公司創辦人暨執行長 Alexandr Wang 加入旗下,成立名為「Superintelligence」的新部門,專責推動高階 AI 技術發展。對於長期在生成式 AI 領域處於劣勢的 Meta 而言,這筆交易無疑是一場策略反擊,強化了其資料掌握力與技術領導層結構。Wang 的加入被視為為 Meta 注入新一代 AI 領導力的象徵,但這場交易對 Scale AI 本身是否真正有利,則在業界掀起討論。

中立性疑慮引發客戶外流

Scale 長期是 OpenAI、Google 等 AI 領先實驗室的資料合作夥伴,然而 Meta 入股後,中立性問題迅速浮上檯面。有跡象顯示,主要客戶已著手尋找替代方案,轉向與具備獨立立場的新供應商合作,以防訓練資料策略被競爭對手間接掌握。多家資料服務商表示,在交易公開後迅速收到大量來自大型實驗室的合作洽詢,甚至在數日內新增數千萬美元級的潛在合約,市場對於資料中立性的重視,正在重塑整個供應格局。

AI 訓練資料轉向高端推理型內容

目前頂尖 AI 實驗室每年在資料採購上的支出普遍已超過十億美元,且正快速向高知識密度的推理型資料傾斜。與過去依賴大量標註工不同,現今的主流訓練資料須由博士等級專家撰寫,詳細記錄思考邏輯與解題過程,使模型能模仿人類推理思維。這類高品質資料的掌握成為模型優劣的關鍵,而相關資料的保密程度也同步升高。若資料供應鏈遭外部勢力滲透,將直接影響實驗室的技術優勢與競爭力。

投資震盪擴及人才與產業信任

隨著 Meta 取得對 Scale 的重大影響力,AI 生態系中的信任機制開始鬆動,其他實驗室不再視 Scale 為可完全信賴的中立平台。供應鏈重組的同時,Scale 本身也面臨內部動盪,已有多位員工轉投競爭對手陣營。這筆交易的影響已遠超一項投資案,而是對整個產業資料架構與信任體系的直接衝擊。未來的競爭焦點,將不再僅是模型架構或硬體資源,而是誰能穩固掌控最關鍵、最可信、最不可替代的訓練資料來源。Meta 透過這一步,正式站上資料主權競爭的核心戰場。

Read more

NVIDIA 宣布 2026 年晶片銷售上看 5,000 億美元,全球佈局全面加速

NVIDIA 宣布 2026 年晶片銷售上看 5,000 億美元,全球佈局全面加速

能源與算力的不平等,相信大家已經從能源概念股的漲幅程度看得出來。 AI 的熱度一路飆升,但背後的配電、冷卻、土地、建廠都跟不上。根據 CNBC 去年的報導,全球新建的資料中心園區,其峰值用電可支撐 70 萬戶家庭,單一園區的需求高達 1 GW(十億瓦)。 有限資源不只有電力,土地也成了戰場。美國開發商 Tract 表示,它已在全國為 AI 基礎設施組裝了超過 23,000 英畝土地。AI 的浪潮不只是演算法革命,更像是一場新的「能源殖民」。 能源現在成了這場 AI 革命最稀缺的資源。 算力是指數增長的,但能源供給卻只能線性擴張。 那就進入我們本週精選的 AI 新聞,搭配一段觀察筆記, 讓你不只是看熱鬧,也能看懂門道。 本周焦點事件 1. NVIDIA 宣布 2026

loc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