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與 SoftBank 合作,投資 10 億美元打造「人工智慧的 iPhone」

創新是一個永恆的主題,OpenAI正與前蘋果設計師 Jony Ive 和日本科技巨頭 SoftBank 進行深入對話,計劃投資 10 億美元打造「人工智慧的 iPhone」。這一消息由《金融時報》於周四報導,OpenAI 期望能在 ChatGPT 的成功基礎上,尋找科技界下一個重大的硬體平台。

OpenAI 與 SoftBank 合作,投資 10 億美元打造「人工智慧的 iPhone」

創新是一個永恆的主題,OpenAI正與前蘋果設計師 Jony Ive 和日本科技巨頭 SoftBank 進行深入對話,計劃投資 10 億美元打造「人工智慧的 iPhone」。這一消息由《金融時報》於周四報導,OpenAI 期望能在 ChatGPT 的成功基礎上,尋找科技界下一個重大的硬體平台。

OpenAI 的 CEO Sam Altman 已經聘請 Ive 的公司 LoveFrom 來開發 OpenAI 的首款消費者設備。Ive是一名在蘋果公司工作了兩十年的資深設計師,參與開發了 iPhone 和 iPod 等影響深遠的硬體,他在 2019 年創立了 LoveFrom,一家專注於創新設計的公司。

Jony Ive

雖然該項目仍處於初期階段,但 Altman 和 Ive 已經討論了許多潛在設計,希望能創建一個能讓用戶更自然、直覺地與 AI 互動的設備。這種設備將結合先進的人工智慧技術和人性化的設計,為用戶提供前所未有的體驗。

SoftBank 的 CEO Masayoshi Son 正在與這兩位進行談判,計劃投資超過 10 億美元,並討論創建一家能吸引三家公司的人才和技術的公司。Son 也希望由 SoftBank 擁有 90% 股份的芯片設計公司 Arm 在該項目中發揮核心作用。

智慧手機改變了我們與互聯網的互動方式,並衍生出一個完整的數字生態系統,經過近二十年的演進,智慧手機的創新和市場正在減緩,科技界正在尋找下一個具有變革性的大事件。虛擬和擴增現實(即所謂的元宇宙)被視為有潛力的競爭者,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技術能接近智能手機所帶來的顛覆。

人工智慧的發展是科技巨頭們密切關注的另一個潛在變革性發展。儘管 AI 已經被炒作和恐懼了幾十年,但生成式 AI(能生成文本或藝術品的 AI)的最近進展顯著加快了人們對這一技術的興趣和投資。OpenAI 通過 ChatGPT 取得的成功推動了其他公司(如 Google 和 Microsoft)推出自己的 AI 系統,並促使許多其他公司將 AI 整合到他們的業務中。

Read more

Meta Connect 2025:六大重磅發布震撼科技界,智慧眼鏡革命正式開啟

Meta Connect 2025:六大重磅發布震撼科技界,智慧眼鏡革命正式開啟

Meta於2025年9月17-18日舉辦的年度開發者大會Meta Connect 2025,這場被譽為「智慧眼鏡元年」的科技盛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創新突破。CEO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在活動中發布了六項重大產品更新,其中最受矚目的Meta Ray-Ban Display智慧眼鏡搭載革命性顯示技術和神經腕帶控制系統,標誌著穿戴式運算正式進入新紀元。這次發布會不僅展現了Meta在AI和穿戴科技領域的深厚實力,更為整個智慧眼鏡產業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AI 工具地圖】免費快速考取 Google Gemini Certified Educator 證照指南

【AI 工具地圖】免費快速考取 Google Gemini Certified Educator 證照指南

想在最短時間內獲得一張 Google 官方免費 AI 證照嗎?「Gemini Certified Educator」正是近期最熱門的選擇!這是一張專為教育者與學習者設計的 AI 能力認證,只要完成 37 題不限時的選擇題,就能立刻拿到有效期三年的電子證書,還能放到 LinkedIn 為履歷加分。考試重點涵蓋 Gemini 與 NotebookLM 的操作方法、Prompt 輸入技巧、AI 幻覺與偏見的判斷,即使你不是老師,也能透過這張證照展現專業的 AI 應用能力。本文將帶你完整解析:為什麼值得考?考什麼?如何準備?並附上報名流程,一篇搞懂,週末就能輕鬆拿到。

lock-1
全球第一位「AI 官員」上任,阿爾巴尼亞任命 AI 為內閣

全球第一位「AI 官員」上任,阿爾巴尼亞任命 AI 為內閣

從 AI 官員到語音翻譯,AI 這週正式「入職」現實世界。 阿爾巴尼亞任命全球首位 AI 部長,開啟政府決策新實驗;Google Meet 推出 2 秒內完成的即時語音翻譯,打破語言隔閡;Claude 則正式變身職場助理,能幫你轉檔寫簡報;而在內容世界,AI 播客工廠每週量產 3,000 集節目,一集成本不到 1 美元。 但這波 AI 熱潮是否過熱?OpenAI 董事長 Bret Taylor 坦言「泡沫存在,但這沒關係」,因為創造力會留下來──這週的新聞,也讓我們看見 AI 正從實驗室,跨出螢幕,成為真正的社會角色。

loc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