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聞】Perplexity 發表 Comet 瀏覽器:AI 助理將接手你所有網路操作

Perplexity 推出 AI 瀏覽器 Comet,主打以對話驅動全網搜尋與操作體驗,重新設計用戶與網路的互動方式。官方表示,Comet 不只是搜尋工具,而是一種「從瀏覽轉向思考」的介面創新,目標是讓使用者在網路上提問、探索、決策的過程更貼近自然思維流。

【科技新聞】Perplexity 發表 Comet 瀏覽器:AI 助理將接手你所有網路操作
Perplexity 推出 AI 瀏覽器 Comet,主打以對話驅動全網搜尋與操作體驗

Perplexity 正式發表旗下首款 AI 網頁瀏覽器 Comet,主打以人工智慧助理為核心,重新設計用戶與網路的互動方式。官方表示,Comet 不只是搜尋工具,而是一種「從瀏覽轉向思考」的介面創新,目標是讓使用者在網路上提問、探索、決策的過程更貼近自然思維流。

將瀏覽行為轉化為對話式思考流程

Comet 的核心設計理念是減少傳統多分頁與應用程式切換帶來的思緒中斷。使用者不需再逐頁搜尋比價、翻查資料,而是可直接對 Comet 提問,例如「哪家網站賣這台腳踏車但寄送更快?」或「這篇文章的觀點和我先前讀過的有何不同?」Comet 將整合瀏覽歷程與上下文資訊,給出回應並自動執行相應任務。

其操作邏輯與現行主流瀏覽器如 Chrome、Safari 或 Edge 有明顯差異。傳統瀏覽器以「頁籤式瀏覽」與「關鍵字搜尋」為核心,而 Comet 則改以 AI 對話驅動整體瀏覽與操作流程。Perplexity 形容這項轉變為「從導航邏輯邁向認知邏輯(From Navigation to Cognition)」,不再要求使用者主動搜尋、切換頁面,而是讓 AI 主動協助整合資訊、推動決策。

聚焦資訊可信度與個人化探索體驗

延續 Perplexity 對資訊準確性的強調,Comet 在回答時保留引用來源,支援使用者比較保險方案、理解技術概念、判斷投資風險等決策情境。官方指出,隨著 AI 助理日益參與人類決策流程,「可驗證、可追溯的資訊回應」將成為 AI 工具可信度的核心指標。

Comet 也導入多項強化探索體驗的設計。使用者可即時在網頁中選取文字,取得解釋與相關延伸主題,或針對文章內容請求反方觀點與潛在盲點分析。這類即時互動將使用者的好奇心轉化為系統上下文,持續優化接下來的互動品質。Perplexity 稱,Comet 將依據每位使用者的提問習慣與思考模式進行學習,目標是打造一個主動且可信的 AI 同伴。

與其他 AI 瀏覽器競品的差異定位

Comet 的出現,也讓人關注其與其他新型 AI 瀏覽器產品之間的市場區隔。當前包括 Arc Browser、Brave、Opera One 等均已導入 AI 助理功能,例如 Brave 的 Leo 強調私密性與區塊鏈整合,Arc 則著重介面創新與頁籤組織。然而,Comet 並非在傳統瀏覽器基礎上附加 AI 功能,而是從架構上即以 AI 對話為主體,全面重構使用者與網頁的互動方式。

與 Arc 或 Opera 的 AI 輔助功能相比,Comet 更著重在「多任務統合」與「上下文記憶」能力。例如使用者可直接請 Comet 根據某頁內容安排會議、發送郵件或完成購物任務,整個過程不需跳出對話介面,也無須切換應用程式,呈現出更接近「代理型 AI 助理」的操作體驗。這使得 Comet 特別適合研究人員、知識工作者與需頻繁跨站查詢與決策的用戶群。

限量邀請制開放,優先提供 Max 訂閱用戶使用

Comet 即日起向 Perplexity Max 訂閱用戶開放,並採邀請制逐步發送使用權限。一般用戶可先行加入候補名單,未來將陸續獲得試用邀請,同時也能發送限量邀請碼予他人。

官方表示,未來將持續為 Comet 推出新功能與使用情境,並依據用戶回饋優化體驗,同時專注於打造可供驗證的 AI 回應邏輯,延續其「讓好奇心得以成長」的產品願景。面對生成式 AI 應用加速滲透網路服務界面,Comet 的推出或將進一步擴大 AI 與人類協作的場景邊界。

如果你喜歡我們提供的快訊,記得加入下方AI郵報電子報,每周AI快訊絕不錯過!!

Read more

OpenAI 不演了!收購 Mac AI 專屬工具 Sky,從 ChatGPT 到桌面,工作模式即將大變天

OpenAI 不演了!收購 Mac AI 專屬工具 Sky,從 ChatGPT 到桌面,工作模式即將大變天

OpenAI 又放大招!公司宣布收購 Apple 前員工創辦的 Software Applications Incorporated,其新創的旗艦產品 Sky 是 Mac 上的自然語言 AI 介面,能「看懂」螢幕並直接操作應用。這支 12 人小團隊將加入 OpenAI,把 Sky 的 macOS 魔法融入 ChatGPT,讓 AI 從聊天工具升級為你的桌面助手。 Sky:Mac 桌面上的隱形助手 Sky 不是單純的聊天工具,而是專為 Mac 打造的自然語言介面。它能看懂你螢幕上的內容並直接行動,寫報告時幫你拉資料、規劃行程時自動填入日曆、編碼時即時除錯。 想像一下:你邊寫報告邊問「幫我找最新市場數據」,Sky 直接在 Excel 開檔、

用 TapNow AI 打造你的第一支Kpop MV:從角色生成到剪輯上手的完整教學

用 TapNow AI 打造你的第一支Kpop MV:從角色生成到剪輯上手的完整教學

AI 正在重寫 MV 製作的遊戲規則。 在 TapNow AI 裡,你可以像導演一樣,指揮模型完成角色造型、鏡頭切換與節拍同步——不用攝影棚、不用後期團隊,卻能在幾分鐘內生成宛如韓星出道曲般的影片。 這份指南將帶你從零開始:學會建立偶像角色、運用金屬化與非金屬質感打造畫面層次、安排鏡頭節奏,最後剪出一支真正「能上線的」AI MV。 讓我們一起走進 TapNow 的工作流,親手拍出屬於你的第一支韓風 MV。

lock-1
【PwC Insight Hub】為什麼庫存壓力總是失控?這家製造商用 AI 做到 40% 減量的背後邏輯

【PwC Insight Hub】為什麼庫存壓力總是失控?這家製造商用 AI 做到 40% 減量的背後邏輯

日劇《下町ロケット》(下町火箭)講的是一間小工廠靠自研技術打進大企業供應鏈的故事,熱血背後,其實藏著最真實的製造業痛點——當每個部門都想「多備一點」以防萬一,庫存卻越堆越高。 PwC Consulting 協助一家高精密製造企業導入 AI × IBP 庫存優化計畫,重構權限模型與預測機制,在幾季內削減 40% 可控庫存。這篇案例揭示:減庫存的關鍵,不是砍料,而是讓整個組織都能「看得清風險、算得出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