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a 2 掀 AI 影片風暴,版權保護成焦點

AI 影片生成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社群媒體與創作生態。OpenAI 推出的 Sora 2 以其突破性的物理模擬與個人化短片功能,挑戰 TikTok 和 YouTube 的短片霸權,同時與 Meta 的 Vibes 功能展開激烈競爭。伴隨技術革新的同時,更是版權退出機制的爭議。

Sora 2 掀 AI 影片風暴,版權保護成焦點

AI 影片生成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社群媒體與創作生態。OpenAI 推出的 Sora 2 以其突破性的物理模擬與個人化短片功能,挑戰 TikTok YouTube 的短片霸權,同時與 Meta Vibes 功能展開激烈競爭。伴隨技術革新的同時,更是版權退出機制的爭議。


Sora 2 App 正式上線,影片 AI 邁向 GPT-3.5 時代

在 AI 影片生成技術飛速進化的時刻,OpenAI 發布 Sora 2,這款 iOS 專屬社群應用讓用戶輕鬆生成從動漫到高現實度的個人化短片,並透過 cameo 功能將自己或朋友融入奇幻場景。

Sora 2 模型以其物理模擬的精準性和多鏡頭指令控制力,被 OpenAI 譽為影片生成領域的「GPT-3.5 時刻」,標誌著通往現實模擬的關鍵一步。

目前在美國和加拿大首發,瞄準 TikTok 和 YouTube 用戶,透過 cameo 功能將真人插入 AI 場景,為社群帶來更多樂趣。


Sora 2 的技術突破,模擬現實更進一步

Sora 2 在物理準確性、現實感和可控性上大幅超越前代,能生成複雜場景如奧運體操、槳板後空翻,甚至模擬失敗狀態,如籃球投失後的真實反彈,告別先前模型的「過度樂觀」變形。以下是其核心亮點:

  • 物理模擬:遵守浮力、剛性等物理定律,生成逼真動作。
  • 音訊同步:支援高現實度的背景音景、語音和音效,像是「雪中探險家輪流大喊」的冰霜場景。
  • 多鏡頭控制:遵循複雜指令,維持世界狀態,擅長現實、電影和動漫風格。
  • Cameo 功能:用戶錄製短片後,可將外貌和聲音插入 AI 場景。

OpenAI 表示,這些進展源於大規模影片資料的預訓練和後訓練,雖然仍有錯誤,但已接近通用世界模擬,為未來物理世界 AI 奠基。

0:00
/0:05

Souce:OpenAI


Sora 2 的社群魅力,個人化體驗搶眼球

Sora 2 不僅是創作工具,更是社群平台。用戶可在自訂饋送中發現影片、創作原創內容,重混他人作品,也可以透過 cameo 功能將朋友融入搞笑場景。官方發布影片中,Sam Altman 的 AI 版本從月球到體育場,展現無限創意。

根據用戶個人推薦,優先推送朋友內容,試圖避免「末日捲動」和上癮風險。OpenAI 定期提供饋送調整選項,讓 AI 影片創作更民主化。目前僅限 Apple 裝置,未來計畫全球擴張,挑戰 TikTok 和 Instagram 的短片霸權。

0:00
/2:13

Source:OpenAI


版權退出機制引發爭議,好萊塢反彈

Sora 2 的發布伴隨爭議性版權政策。OpenAI 通知工作室,新版將生成包含版權材料的影片,除非持有者主動「選擇退出」。這意味電影公司需明確要求排除其 IP,否則可能出現在生成內容中。OpenAI 首席策略官 Jason Kwon 表示,將肖像權與版權區分,不會未經許可生成公眾人物影像,並與部分工作室簽協議避免特定角色。

創意產業強烈反對退出系統,認為這將責任推給創作者,侵蝕控制和獲利權利。超過 400 名演員、導演和音樂家簽署公開信,警告 AI 不應以犧牲創意產業為代價。eWeek 報導,OpenAI 此舉目的減少昂貴版權索賠,但喬治城法學院教授 Kristelia García 指出,競爭壓力下,公司選擇「求原諒而非許可」。近期 Meta Anthropic 的公平使用判決支持 AI 訓練,但 DisneyComcast’s Universal 起訴 Midjourney 的案件顯示,版權爭議遠未落幕。


競爭加劇與政治壓力,Sora 2 的部署挑戰

Sora 2 發布正值 OpenAI 面臨多重挑戰:

  • 市場競爭:Google 將 Veo 3 整合 YouTube,強化短片生成;Meta 的 Vibes 功能也在 Instagram 掀起 AI 影片熱潮。
  • 政治壓力:OpenAI 遊說川普政府認定版權訓練為「公平使用」,但引發好萊塢抗議。川普稱尋求每位藝術家許可「不切實際」。
  • 公司轉型:OpenAI 等待加州和特拉華檢察長批准轉型為營利結構,否則投資者可撤資。

這些壓力讓 Sora 2 的推出成為雙刃劍:技術創新帶來樂趣,但版權與倫理爭議可能延緩全球擴張。


Source

Sora 2 is here

OpenAI’s New Sora Video Generator to Require Copyright Holders to Opt Out

OpenAI’s Sora joins Meta in pushing AI-generated videos. Some are worried about a flood of ‘AI slop’

OpenAI’s Sora 2 Will Not Recreate Your Copyrighted Character – If You Opt Out

OpenAI announces Sora 2 and an AI video and audio app that allows for user ‘cameos’

Read more

ChatGPT 推出新功能「Pulse」,主動 Agent 的前哨站?

ChatGPT 推出新功能「Pulse」,主動 Agent 的前哨站?

上週台中的聚會有個畫面我到現在還忘不了——竟然有一個小學五年級的小朋友跑來參加(聽說是被叔叔抓過來的)。他不只會寫程式,還自己做了一個「競拍資訊 Line 機器人」,做法是先用爬蟲抓證交所的資料,一有競拍資訊就能自動推播。問他為什麼要做這個機器人,他很直白地說:「因為媽媽要我做,啊我要收錢的餒。」想想我小五的時候還在媽媽十塊,他已經能做出一個金融小助理,我的天啊! 除了驚訝,現場跟參加者的互動也讓我得到一個提醒:我們《每週大事》過去大多聚焦在產業新聞,工具和應用的篇幅其實偏少。原因很簡單——我們 Threads 上的前線戰士每天狂發工具更新,發到有人說被我們搞到有點資訊焦慮;;Instagram 也發了不少工具教學和介紹。相比之下,產業新聞的缺口比較大,所以我們自然補這一塊。 但這次台中,還有上次台北的聚會,讓我意識到:我們應該在《每週大事》裡加一點工具 & 應用的篇幅。差別是,我們會花比較多篇幅在這個模型或工具到底值不值得注意?它和同質產品的差別在哪?我們甚至會實測,寫下短心得,幫大家更快判斷要不要花時間試(也有可能變成我們的「抱怨大會」哈哈)

loc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