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分鐘輕鬆懂】什麼是 AR、VR、MR、XR ?

其實XR是一個總稱。本文帶你深入「虛實連續體」,用最直白、最互動的方式,一次看懂四種沉浸科技的差異與應用場景,未來的「現實」可能比你想像的更虛幻、更真實。

【兩分鐘輕鬆懂】什麼是 AR、VR、MR、XR ?

你的「現實」其實是大腦說的故事?

我們看到的「現實」,不見得就是外在世界的真相,而是透過感官訊號與經驗組合出來的故事。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戴上VR頭盔後,你會因為虛擬高樓感到腿軟,甚至真的不敢踏出那一小塊木板(雖然你明明知道,它只是模擬出來的場景)。

正因如此,當我們談論AR、VR、MR、XR時,談的其實不只是技術,而是如何重新設計「感知」。這些科技的最大共通點,就是:都想改變我們如何感受「現實」。

XR是總稱?快來認識「虛實連續體」

先給大家一個簡單圖像:想像一條從真實世界到全虛擬世界的「沉浸光譜」,左邊是現實,右邊是虛擬,XR(Extended Reality)就像一把傘,涵蓋所有「把數位資訊加入現實」的技術。

  • XR(延展實境):所有改變我們感知、融合實體與數位世界的技術總稱。
  • AR(擴增實境):在現實世界上「疊加」數位資訊,就像手機鏡頭加上數位資訊,不會影響你看見的現實世界,例如Google Lens、Pokémon GO。
  • MR(混合實境):不只疊加,還能讓數位與實體互動,例如用HoloLens跟虛擬機器人握手。
  • VR(虛擬實境):完全進入虛擬空間,真實世界被遮蔽,體驗一個全數位建構的世界。

這就是所謂的「虛實連續體」(Virtuality Continuum)——技術的沉浸感越高,就越往右移。不同技術,佔據不同區塊。

實際案例超有感,誰才是沉浸之王?

真實應用像是:

  • AR例子:AccuVein靜脈導航,將紅外線掃描轉換為可視圖像,直接投影在皮膚上,成功率提高350%。這可不是什麼花俏小功能,而是提升醫療安全的關鍵技術。
  • MR例子:工業現場教學,戴上HoloLens,機台操作流程直接顯示在你眼前,不懂也能邊做邊學。這不是科幻,是正在發生的現實。
  • VR例子:「走木板」心理挑戰,人在高樓邊緣虛擬行走,視覺與聽覺雙重刺激讓你真的腿軟。加上實體木板觸感後,連職業運動員都嚇到不敢動。

你會發現,沉浸程度愈高,情緒反應就愈強烈,而這正是設計沉浸體驗的最大挑戰:如何讓「虛擬」騙過「理性」,讓感官相信一切是真的。

科技人與設計師的未來賽道:懂技術,更要懂感覺

XR設計代表的不只是畫面,而是體感、互動、環境、情緒的整體設計。這也代表:現在正是創造新經驗的時機。

技術特性沉浸程度舉例
AR疊加數位資訊Google Lens、AccuVein
MR可互動的虛實整合HoloLens工業應用
VR完全沉浸虛擬環境Oculus遊戲、模擬訓練
XR總稱全範圍包含上述全部

你準備好迎接下一個「現實革命」了嗎?不只是用XR看世界,而是參與打造未來「世界」的方式。

https://aiposthub.com/%e3%80%90%e7%a7%91%e6%8a%80%e6%96%b0%e8%81%9e%e3%80%91google-%e8%81%af%e6%89%8b-gentle-monster-%e6%89%93%e9%80%a0-xr-%e6%99%ba%e6%85%a7%e7%9c%bc%e9%8f%a1%ef%bc%8cgemini-ai-%e6%ad%a3%e5%bc%8f%e8%b5%b0/

source: interaction design foundation

Read more

【AI 工具地圖】免費快速考取 Google Gemini Certified Educator 證照指南

【AI 工具地圖】免費快速考取 Google Gemini Certified Educator 證照指南

想在最短時間內獲得一張 Google 官方免費 AI 證照嗎?「Gemini Certified Educator」正是近期最熱門的選擇!這是一張專為教育者與學習者設計的 AI 能力認證,只要完成 37 題不限時的選擇題,就能立刻拿到有效期三年的電子證書,還能放到 LinkedIn 為履歷加分。考試重點涵蓋 Gemini 與 NotebookLM 的操作方法、Prompt 輸入技巧、AI 幻覺與偏見的判斷,即使你不是老師,也能透過這張證照展現專業的 AI 應用能力。本文將帶你完整解析:為什麼值得考?考什麼?如何準備?並附上報名流程,一篇搞懂,週末就能輕鬆拿到。

lock-1
全球第一位「AI 官員」上任,阿爾巴尼亞任命 AI 為內閣

全球第一位「AI 官員」上任,阿爾巴尼亞任命 AI 為內閣

從 AI 官員到語音翻譯,AI 這週正式「入職」現實世界。 阿爾巴尼亞任命全球首位 AI 部長,開啟政府決策新實驗;Google Meet 推出 2 秒內完成的即時語音翻譯,打破語言隔閡;Claude 則正式變身職場助理,能幫你轉檔寫簡報;而在內容世界,AI 播客工廠每週量產 3,000 集節目,一集成本不到 1 美元。 但這波 AI 熱潮是否過熱?OpenAI 董事長 Bret Taylor 坦言「泡沫存在,但這沒關係」,因為創造力會留下來──這週的新聞,也讓我們看見 AI 正從實驗室,跨出螢幕,成為真正的社會角色。

lock-1
Meta × Ray-Ban 新世代智慧眼鏡重磅來襲:內建 HUD 顯示器,揮手即可操控未來!

Meta × Ray-Ban 新世代智慧眼鏡重磅來襲:內建 HUD 顯示器,揮手即可操控未來!

即將登場的 Meta Connect 2025 開發者大會,將為科技界帶來一場前所未有的視覺革命。Meta 與 Ray-Ban 聯手打造的全新智慧眼鏡「Meta Ray-Ban Display」即將正式亮相,這款搭載 heads-up display(HUD)抬頭顯示器的革命性產品,不僅讓「戴眼鏡做菜查食譜」成為現實,更標誌著我們正式踏入真正的擴增實境(AR)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