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來愈多大企業因為成本考量,開始使用人工智慧生成廣告

隨著製作廣告的成本逐漸攀升,愈來愈多品牌視生成式人工智能為減輕廣告製作壓力的有效手段。大型廣告公司如WPP以及跨國企業聯合利華等紛紛採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力求削減營銷成本並同時增加廣告數量。 WPP的客戶雀巢和億滋(Oreo和吉百利的製造商)已運用OpenAI的DALL-E 2來創作廣告。

愈來愈多大企業因為成本考量,開始使用人工智慧生成廣告

隨著製作廣告的成本逐漸攀升,愈來愈多品牌視生成式人工智慧為減輕廣告製作壓力的有效手段。大型廣告公司如WPP以及跨國企業聯合利華等紛紛採用生成式人工智慧,力求削減營銷成本並同時增加廣告數量。

WPP的客戶雀巢和億滋(Oreo和吉百利的製造商)已運用OpenAI的DALL-E 2來創作廣告。例如,吉百利在印度推出的廣告展示一段由人工智慧生成的視頻,其中寶萊塢演員沙魯克汗邀請行人到商店購物。WPP的首席執行官表示,生成式AI能夠實現“10到20倍”的成本節省。

聯合利華則研發了自家的生成式人工智慧廣告工具,用於為其洗髮產品創作廣告。

然而,隨著更多品牌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製作廣告,是否需要標明這些廣告是由人工智慧生成的問題也浮現出來。大型人工智慧公司已與白宮簽署協議,開發水印技術以標示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的身份。理論上,生成式人工智慧製作的廣告可能需要遵循此規定。

數字水印公司Digimarc的首席產品官Ken Sickles表示,應該制定有關標記人工智慧生成內容的標準政策。他解釋:“就技術而言,這些營銷內容算是原創的人工智慧內容。在某些情況下,內容的背景非常重要。標記內容是很好的做法,因為它提供了背景信息,但我們需要一個行業標準政策來引導。”

生成式人工智慧廣告是早期採納者的趨勢之一,利用語言模型撰寫廣告文案,例如透過文字說服消費者購買一款名人正在使用的咖啡杯。生成式AI文案工具Jasper在2022年成為科技界矚目的焦點,據報導,該公司在A輪融資中獲得了1.25億美元。

一些線上品牌也開始嘗試生成式人工智慧廣告。例如,面向消費者的內衣品牌Adore Me利用這項技術研究在無審查情況下如何營銷胸罩等內衣產品。然而,該公司仍需深入探討此領域。

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進行廣告的公司表示,他們仍然關注人工智慧廣告的版權保護和安全風險,並需要確保在使用人工智慧時的合規性。

Read more

Meta 收購語音新創 Play AI:加速佈局 AI 聲音技術與超級智慧計畫

Meta 收購語音新創 Play AI:加速佈局 AI 聲音技術與超級智慧計畫

Meta 正式收購語音 AI 新創公司 Play AI,進一步強化其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投資與佈局。根據 Bloomberg 報導,Meta 已向媒體證實這項收購,並透露 Play AI 的全體團隊將於下週加入 Meta。 Play AI 是一家專注於開發自然人聲合成技術的創業公司,透過 AI 模型生成逼真的語音,並打造一個簡便的語音創作平台。Meta 在內部備忘錄中指出,Play AI 的技術與平台非常契合 Meta 的未來發展藍圖,尤其是在 AI 虛擬角色(AI Characters)、Meta AI 助理、可穿戴裝置(Wearables)、以及音頻內容創作等應用上。 0:00 /0:34 1× 收購金額未公開,顯示 M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