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新手包 #3 工作效率全加速】全加速我用 AI 省下 2 小時做完的工作清單:實測案例帶你看效率翻倍的祕密

還記得以前每天下班前都會有一種挫敗感嗎?明明忙了一整天,卻感覺什麼都沒完成?那種「時間都去哪了」的困惑,直到我開始用 AI 工具輔助工作後,才徹底改變。現在,我每天可以省下 2 小時,而且工作品質還更好了! 想知道這個轉變是怎麼發生的嗎?今天就來跟你分享我的真實經驗,用最白話的方式告訴你,AI 到底能幫我們做什麼,以及該怎麼開始使用。

【AI 新手包 #3 工作效率全加速】全加速我用 AI 省下 2 小時做完的工作清單:實測案例帶你看效率翻倍的祕密

為什麼你需要學會用 AI?

職場環境已經改變了

想像一下,你的同事突然開始每天準時下班,工作效率卻比以前高出好幾倍。你會怎麼想?是他偷懶了?還是有什麼祕密武器?

答案就是 AI。

根據麻省理工學院的最新研究,使用 ChatGPT 的工作者比不使用的人,完成任務的時間快了 11 分鐘,工作品質還提高了 18%。這不是科幻小說,而是正在發生的現實。更有研究顯示,善用 AI 工具的工作者可以節省高達 70% 的工作時間,讓原本需要一整天完成的任務,現在只要幾個小時就能搞定。

AI 不會取代你,但會用 AI 的人會取代你

這句話聽起來很老套,但卻是事實。AI 就像當年的電腦和網路一樣,從「有加分」變成「必要技能」。如果你現在還不開始學,等到大家都會用的時候,你就已經落後了。

根據最新調查,90% 的受訪者表示 AI 有助於節省時間,85% 認為能更專注在重要工作,84% 認為 AI 提升了他們的創造力。這些數據告訴我們,AI 不是威脅,而是讓我們變得更有價值的工具。

GenAI 是什麼?新手必知的基本概念

什麼是生成式 AI(GenAI)?

想像你有一個超級聰明的助理,他不只能回答問題,還能:

  • 幫你寫文案
  • 製作圖片
  • 整理資料
  • 寫程式碼
  • 翻譯文件

這就是生成式 AI。它不只是搜尋資料給你,而是能「創造」新的內容。

生成式 AI(也稱為 GenAI 或 gen AI)是機器學習領域,主要開發及使用 ML 模型來生成新內容。生成式 AI 模型通常稱為大型語言模型(LLM),因為這類模型規模龐大,且能理解及生成自然語言。

把 AI 想像成一個讀過全世界所有書籍的圖書館員。當你問他問題時,他不是直接把書拿給你,而是根據他讀過的所有內容,用自己的話重新組織,給你一個全新的答案。

這就是為什麼 AI 能幫你寫作、做決策,甚至提出你沒想過的解決方案。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顧問,但他的「經驗」是來自於數百萬個案例的學習。

實測案例:我如何省下 2 小時

案例一:會議記錄(從 30 分鐘到 5 分鐘)

以前的做法:

  • 開會時手忙腳亂地做筆記
  • 會後花 30 分鐘整理重點
  • 還要寄給所有與會者

現在的做法:

  • 用 Otter.ai 自動錄音轉文字
  • 餵給 ChatGPT 整理重點
  • 5 分鐘就能產出完整會議記錄

實際效果: 每次會議省下 25 分鐘

Otter.ai 可以即時轉錄會議內容,自動參加或邀請機器人加入線上會議,像是 Google Meet、Zoom、Microsoft Teams。更棒的是,它還提供了互動式聊天功能,讓參與者可以在不打斷會議流程的情況下,透過文字進行討論與合作。

案例二:資料分析報告(從 2 小時到 30 分鐘)

以前的做法:

  • 收集各種數據
  • 手動製作圖表
  • 寫分析報告

現在的做法:

  • 用 Claude 分析 CSV 資料
  • Gamma 自動生成專業簡報
  • ChatGPT 協助撰寫洞察分析

實際效果: 每份報告省下 1.5 小時

Gamma 是一款創新的 AI 簡報工具,不需要設計或編碼技巧,就能製作出精美的簡報、文件和網站。它可以快速生成某個主題的草稿,讓使用者自由編輯,接著一鍵將草稿轉換成專業的文件。

案例三:客戶回信(從 20 分鐘到 2 分鐘)

以前的做法:

  • 仔細閱讀客戶信件
  • 思考回覆內容
  • 反覆修改語氣

現在的做法:

  • 把客戶信件貼給 ChatGPT
  • 告訴它回信重點
  • 微調後就能發送

實際效果: 每封信省下 18 分鐘

根據一位 Uber 產品經理的分享,她透過讓 AI 協助處理約 30% 的工作內容,特別是在會議管理方面有顯著成效。每天可以節省約 100 分鐘的工作時間。

總計節省時間:每天 2 小時以上

三個主要場景加起來,我每天至少省下 2 小時。而且這還不包括其他小任務,像是翻譯、搜尋資料、寫待辦清單等等。

實際上,根據研究案例顯示,一位行銷經理在使用 AI 自動化工具後,每週可以節省超過 5 小時的手動數據彙整時間。一家中小型企業透過自動化處理發票與文件歸檔,將過去需要 3 天完成的流程縮短至 1 天,實現了近 70% 的效率提升。

第一步:選擇合適的工具

文字處理首選:

  • ChatGPT:萬能助手,寫作、分析、創意都行
  • Claude:語氣更自然,長文處理更強
  • Perplexity:搜尋功能強,會附上資料來源

ChatGPT 由 OpenAI 開發,如今已成為各行各業專業人士的必備工具。它之所以能脫穎而出,在於其結合了高階推理能力、自然流暢的對話表現,以及日益強大的跨工具與格式互動能力。

圖片處理:

  • Canva AI:設計小白也能做出專業圖片
  • Midjourney:創意圖片生成

資料處理:

  • ChatPDF:分析 PDF 文件
  • Notion AI:筆記和資料管理

第二步:掌握提示技巧

好的提示就像點餐一樣,越具體越好。

錯誤示範:
「幫我寫個郵件」

正確示範:
「請幫我寫一封給客戶的道歉信,背景是我們的產品延遲交貨 2 天,需要表達誠摯歉意,並提出補償方案,語氣要專業但不失親切。」

提示的真正秘訣在於掌握清晰、具體、詳細和完整的表達。與其輸入「給我寫個故事」,不如嘗試「給一個 7 歲的孩子寫一個關於一隻討厭洗澡的超級英雄狗的有趣睡前故事」。後者不僅更加詳細,還能幫助 AI 精簡其範圍,使響應更具針對性。

第三步:建立你的 AI 工作流

  1. 確認需求:找出最耗時的重複性工作
  2. 選擇工具:根據需求挑選合適的 AI 工具
  3. 設計流程:建立標準作業程序
  4. 持續優化:根據使用經驗調整

在設計 AI 自動化流程前,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 這件事是否每週都會重複發生?
  • 是否耗時、低產值,但不得不做?
  • 是否需要本人做,還是可以交由他人或 AI 處理?

只要符合重複、標準化、耗時這三個條件,就可以考慮用 AI 自動化處理。

避開新手常犯的 3 個錯誤

錯誤一:期待 AI 一次就完美

AI 不是魔法,需要來回調整。就像跟新同事合作一樣,需要時間磨合。

正確做法: 把 AI 當成初稿產生器,再加上你的專業判斷。

錯誤二:什麼都想用 AI

不是所有工作都適合 AI。需要深度思考、創意發想、人際溝通的工作,還是需要人腦。

正確做法: 專注在重複性、資料處理類的工作。

錯誤三:不學習工具更新

AI 工具進化很快,今天學會的技巧,下個月可能就有更好的方法。

正確做法: 定期關注工具更新,保持學習心態。

進階技巧:打造個人 AI 助手

建立知識庫

把常用的提示、模板、工作流程整理成文件,需要時直接調用。就像建立個人的 AI 工具箱,隨時取用最順手的工具。

組合使用工具

不要只用單一工具,學會組合使用效果更好:

  • ChatGPT 產生內容 → Canva 做視覺設計 → Gamma 整合成簡報

設定自動化流程

利用 Zapier 或 Make 等工具,把 AI 整合到你的日常工作流程中。例如,當客戶付款後,Zapier 自動把成品交付到對方的 Email 或雲端連結,這意味著即使你睡覺的時候也能完成交付。

真實成功案例分享

案例一:製造業轉型

某傳統製衣代工廠導入 AI 代理後,將客戶的訂單自動轉換為布料、顏色、版型等製作規格。這一改變使整體處理時間從平均 30 分鐘降至不到 10 分鐘,生產效率提升了約 70%。

案例二:電器維修優化

某電器維修公司使用 AI 代理處理 SOP 派工,AI 代理可以自動根據歷史數據分析故障類型、預測維修所需資源,並安排人力與工具。結果顯示,停機時間降低了約 40%。

案例三:醫療行政效率

某醫療機構導入了 AI 問診助手用於初步病患篩查與資料管理。該 AI 代理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初步收集病患信息,並整合到醫療系統中,大幅度減少醫護行政負擔。

案例四:電商智慧客服

一家大型電商平台的智慧客服 AI 代理能夠即時回答顧客查詢,同時同步商品資訊和訂單狀態,並根據顧客的購物歷史進行推薦。這樣的應用使得顧客的查詢回應時間大幅縮短,顧客的滿意度與轉換率顯著提升。

實際行動指南

今天就開始的 3 個步驟

  1. 註冊 ChatGPT 免費帳號
  2. 找一個今天要做的文字工作,試著用 AI 協助
  3. 記錄使用前後的時間差異

入門 GenAI 的最佳方法是實踐,而且門檻非常低。市場上現在有許多免費選項,比如 Bard、ChatGPT、Bing 和 Anthropic,有很多可以學習的選擇。

本週目標

  • 每天至少用 AI 完成一項工作
  • 記錄節省的時間和遇到的問題
  • 加入 AI 學習社群,和其他人交流經驗

長期規劃

建議花 1-3 個月時間,系統性學習:

  1. 基礎工具使用(1-2 週):掌握基本提示技巧
  2. 進階技巧掌握(2-3 週):學會組合使用工具
  3. 個人化工作流建立(1-2 週):設計專屬的自動化流程
  4. 持續優化和更新(ongoing):跟上工具演進

大多數 GenAI 工具都提供免費套餐或試用,你無需訂閱任何服務即可開始使用。免費開始使用,如果你喜歡它並希望獲得更高的控制力或質量,再考慮升級。

AI 改變的不只是效率

用 AI 半年下來,我發現改變的不只是工作效率,還有思考方式。當重複性工作被自動化後,我有更多時間思考策略、創新,以及真正重要的事情。

AI 不是要取代我們,而是要讓我們變得更好。它處理瑣事,我們專注在創造價值。這樣的分工,不是很美好嗎?

學習 AI 不只是跟風,而是為自己和企業創造機會。對個人而言,這是一條重新認識工作方式、開啟新技能的道路;對企業而言,則是數位轉型、優化流程甚至創造全新商業模式的契機。

如果你還在猶豫要不要開始學 AI,我的建議是:不要再等了。每一天的延遲,就是在讓自己與效率翻倍的機會擦肩而過。

現在就打開 ChatGPT,問它一個你工作上的問題,看看會得到什麼樣的答案。相信我,這會是你工作效率提升的第一步。

🎁 免費下載 GenAI 新手指南

我們幫你準備好一份「AI 生產力加速器:簡報、Excel、會議紀錄一次搞定!」的入門手冊,教你從零開始,讓 AI 幫你做事。

新手包只對註冊用戶開放喔!
點下方的免費 Subscribe,馬上下載新手包!~

Read more

用 TapNow AI 打造你的第一支Kpop MV:從角色生成到剪輯上手的完整教學

用 TapNow AI 打造你的第一支Kpop MV:從角色生成到剪輯上手的完整教學

AI 正在重寫 MV 製作的遊戲規則。 在 TapNow AI 裡,你可以像導演一樣,指揮模型完成角色造型、鏡頭切換與節拍同步——不用攝影棚、不用後期團隊,卻能在幾分鐘內生成宛如韓星出道曲般的影片。 這份指南將帶你從零開始:學會建立偶像角色、運用金屬化與非金屬質感打造畫面層次、安排鏡頭節奏,最後剪出一支真正「能上線的」AI MV。 讓我們一起走進 TapNow 的工作流,親手拍出屬於你的第一支韓風 MV。

lock-1
【PwC Insight Hub】為什麼庫存壓力總是失控?這家製造商用 AI 做到 40% 減量的背後邏輯

【PwC Insight Hub】為什麼庫存壓力總是失控?這家製造商用 AI 做到 40% 減量的背後邏輯

日劇《下町ロケット》(下町火箭)講的是一間小工廠靠自研技術打進大企業供應鏈的故事,熱血背後,其實藏著最真實的製造業痛點——當每個部門都想「多備一點」以防萬一,庫存卻越堆越高。 PwC Consulting 協助一家高精密製造企業導入 AI × IBP 庫存優化計畫,重構權限模型與預測機制,在幾季內削減 40% 可控庫存。這篇案例揭示:減庫存的關鍵,不是砍料,而是讓整個組織都能「看得清風險、算得出彈性」。

Amazon AI 智能眼鏡問世:AI 助配送司機更安全高效,加速最後一哩革命

Amazon AI 智能眼鏡問世:AI 助配送司機更安全高效,加速最後一哩革命

Amaozn 宣布為配送司機推出 AI 驅動的智能眼鏡,結合電腦視覺與多模態 AI,提升配送安全與效率。專為配送司機設計的 AI 穿戴裝置,透過電腦視覺與抬頭顯示,讓司機無需低頭看手機,就能掃描包裹、跟隨導航並確認送達。 從安全到效率,這是亞馬遜對最後一哩配送的又一創新嘗試。 智能眼鏡:免持配送新體驗 Amazon 智能眼鏡專為配送司機量身打造,內建攝影機與抬頭顯示器,整合 AI 感測與電腦視覺,提供導航、危險提示與配送任務資訊。當司機抵達配送點,眼鏡自動啟動,顯示車內包裹位置與步行路線,無需手機即可精準送達。 「資訊就在眼前,讓我更專注、更安全,」內布拉斯加州司機 Kaleb M. 分享,「我能專心看路,不用分心看手機。」眼鏡搭配背心控制器,內含操作按鍵、可換電池與緊急按鈕,確保全天使用無虞。支援處方鏡片與變色鏡片,適應不同光線環境,司機還可隨時關閉感測器,保護隱私。 技術核心:AI 與司機反饋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