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on AI 智能眼鏡問世:AI 助配送司機更安全高效,加速最後一哩革命

Amaozn 宣布為配送司機推出 AI 驅動的智能眼鏡,結合電腦視覺與多模態 AI,提升配送安全與效率。專為配送司機設計的 AI 穿戴裝置,透過電腦視覺與抬頭顯示,讓司機無需低頭看手機,就能掃描包裹、跟隨導航並確認送達。
從安全到效率,這是亞馬遜對最後一哩配送的又一創新嘗試。
智能眼鏡:免持配送新體驗
Amazon 智能眼鏡專為配送司機量身打造,內建攝影機與抬頭顯示器,整合 AI 感測與電腦視覺,提供導航、危險提示與配送任務資訊。當司機抵達配送點,眼鏡自動啟動,顯示車內包裹位置與步行路線,無需手機即可精準送達。
「資訊就在眼前,讓我更專注、更安全,」內布拉斯加州司機 Kaleb M. 分享,「我能專心看路,不用分心看手機。」眼鏡搭配背心控制器,內含操作按鍵、可換電池與緊急按鈕,確保全天使用無虞。支援處方鏡片與變色鏡片,適應不同光線環境,司機還可隨時關閉感測器,保護隱私。
技術核心:AI 與司機反饋的結晶
眼鏡採用 Amazon 地理空間技術,提供精準步行導航,特別適合公寓或商業地點等複雜環境。AI 能識別潛在危險(如障礙物),未來將新增即時缺陷檢測,防止錯放包裹或適應低光環境。
Amazon 攜手數百名司機反覆測試,確保眼鏡舒適耐用、顯示清晰。Amazon 自 2018 年配送服務合作夥伴計畫啟動,已透過模擬訓練與流程優化支持司機,這款眼鏡是其技術系統的最新延伸。
Amazon 物流 AI 生態:眼鏡 + 機器人 + 倉庫 AI
智能眼鏡是 Amazon 最後一哩創新的核心,與同日公布的工具互補:
- Blue Jay 機械手臂:與倉庫員工協作挑選與分類包裹,縮小空間需求,降低傷害率,已在南卡羅來納州倉庫上線。
- Eluna AI 系統:即時分析倉庫資料,預測瓶頸並優化營運,從田納西州倉庫開始部署。
- 整體延伸:從配送站到客戶門口的全程 AI 支援,預計減少美國 16 萬招聘需求,但 7 月將聘 25 萬臨時員工應對假日高峰。
運輸副總裁 Tomay 估計,眼鏡可將 2 天配送轉為同日或 1 小時內,顯著降低最後 100 碼的時間成本。
市場影響:最後一哩的 AI 革命
Amazon 智能眼鏡是對最後一哩配送的革新嘗試,旨預計提升效率、安全與客戶滿意度。但目前限北美試用,全球推廣需克服硬體成本與司機適應。
Reuters 報導,眼鏡取代笨重 GPS,提供避開寵物或低光調整等提示,每班次可省 30 分鐘。
相比 Meta 推向消費者的智能眼鏡,亞馬遜專注司機應用,鞏固物流生態。
未來挑戰:AI 物流的平衡點
Amazon 的智能眼鏡與 AI 工具開啟物流新篇章,但未來需面對:
- 技術穩定:確保即時檢測與電池續航的可靠性。
- 司機適應:平衡培訓與使用體驗。
- 倫理考量:隱私保護與就業影響。
- 競爭壓力:其他電商與物流公司可能跟進 AI 穿戴技術。
Amazon 智能眼鏡以 AI 與電腦視覺重塑配送體驗,加速最後一哩革命。展現物流未來的潛力,但隱私與就業挑戰不容忽視。
Source
Amazon’s delivery glasses: The newest innovation designed to enhance the delivery experience
Amazon unveils AI smart glasses for its delivery drivers
Amazon unveils prototype AI smart glasses for its delivery drivers
Amazon sees faster delivery speeds with hi-tech driver eyeglasses,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