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行銷速成班:用 ChatGPT × Canva,10 分鐘完成一週社群貼文
每天為社群發文傷透腦筋?這篇新手包教你用 ChatGPT × Canva,一次生成一週的「每日特餐」貼文:先讓 ChatGPT 幫你產生標題+描述+Hashtag 表格,再直接貼進 Canva 的「大量建立」功能,一鍵生成多張設計。這個流程不只適合餐飲業,還能應用在名片、課程教材、行銷小卡等場景,讓你快速打造屬於自己的 AI 行銷產線。

想像一下,你是一個品牌小編。禮拜一早上剛坐下來,主管突然丟了一句話:「這週每天要有一篇粉專貼文,記得要有系列感!」你的腦袋瞬間一片空白——靈感要想、文案要打、設計要排,還要顧字數和美觀。到週末回頭一看,你發現自己花了整整 20 小時,只為了「維持社群活躍」。
這就是多數自媒體經營者或行銷小編的日常:
- 靈感常常枯竭,腦中只有「今天又要發什麼?」
- 文案想到一半,覺得不夠吸睛又得重來。
- 設計排版重複又耗時,明明只是換文字卻要一張張做。
但其實,你不用再一篇篇土法煉鋼。現在,你可以用 ChatGPT 當文案助理,幫你快速生出系列貼文的文字,再透過 Canva 的「大量建立」功能,把這些文字批量匯入,瞬間生成多張設計。這不是完全自動化,但已經能幫你把原本需要 10 小時的工作,濃縮到短短 30 分鐘內完成。
讀完之後,你就能打造一條 AI 加速產能流程:
文案不用苦想,設計不用重做,讓你把時間省下來,專注在行銷策略與內容創意上
什麼是 ChatGPT × Canva 批量建立?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這個流程就是:
👉 ChatGPT 幫你想內容,Canva 幫你一鍵出圖。
ChatGPT:你的 24 小時文案助理
它的角色就像一個隨時待命的實習生,專門幫你「把靈感變成文案」。你只要輸入主題,例如「行銷小知識」或「生活金句」,它就能快速幫你生出 10–20 組標題和內文。更重要的是,透過幾輪對話精煉,你可以要求它控制字數、調整語氣,甚至加上 hashtag,讓文案直接符合社群發文需求。
Canva:你的設計流水線
Canva 的「大量建立」功能,能把一整份 CSV 表格(例如標題、內文、圖片路徑)自動帶進模板,瞬間生成多張設計。以前你必須一張張複製貼上,現在只要準備好文案表格,就能一次生成一系列統一風格的貼文。
串在一起:內容產能升級
把兩個工具結合起來,你會得到一條「半自動化產線」:
- 前端(ChatGPT)幫你批量生文字 → 輸出成表格
- 後端(Canva)幫你批量生圖文 → 一鍵生成設計
換句話說,你不再需要「先想文案 → 再設計一張 → 再複製改第二張」。現在只要花一次時間設定好規格,之後的貼文就能像流水線一樣,批量完成。
ChatGPT生成文案並輸出表格
為什麼這一步很關鍵?
經營餐飲品牌或咖啡廳,你一定很熟悉這種場景:每天打開 IG 或 FB,心裡冒出同一句話—「今天要發什麼?」就算菜單早就排好了,光是要把「今日特餐」寫得吸引人,卻又不能天天重複「好吃」「必點」「超划算」,很快就會詞窮。
這也是許多餐飲小編的痛點:
- 靈感枯竭:一週七天的特餐,每天都要想新說法。
- 格式瑣碎:標題、描述、Hashtag 都要一個個排好。
- 時間黑洞:想一句文案可能要 10 分鐘,7 天就是一個小時。
但如果換個思維:你不用每天從零開始,而是 一次把一週份文案全部生出來,還自動整理好格式,是不是就輕鬆多了?這一步,我們就要把 ChatGPT 變成你的「行銷小幫廚」,請它一次生成一份「特餐文案庫」,而且直接輸出成 Canva 能讀懂的 CSV或表格。最重要的是,它不會喊累,你要 7 道、30 道、甚至 100 道,它都能一口氣幫你列出來。
Prompt 實戰範例
你可以直接把需求告訴 ChatGPT,像這樣:
請幫我生成 7 組「餐飲品牌每日特餐」貼文文案,
每組包含:1.
特餐名稱(15 字以內)2.
一句特色描述(20 字以內,口語化)3.
2–3 個合適的餐飲 hashtag
請直接輸出成 CSV下載(或表格)格式,欄位為「特餐名稱」「特色描述」「#hashtag」。
這個 Prompt 做了幾件關鍵事:
- 設定數量 → 一次要 7 組,等於幫你準備好一週份的內容。
- 限制字數 → 確保放進 Canva 模板時不會爆版。
- 語氣口語化 → 讓文案更像社群小編寫的,而不是菜單文字。
- 輸出成 CSV或表格 → 省掉人工整理,拿到手就能用。
特餐名稱 | 特色描述 | #hashtag |
---|---|---|
蒜香奶油義大利麵 | 濃郁奶香配蒜香,好療癒! | #義大利麵 #蒜香料理 #晚餐首選 |
泰式打拋豬飯 | 酸辣夠勁,下飯一口接一口! | #泰式料理 #打拋豬 #下飯神器 |
韓式泡菜炒飯 | 微辣帶勁,泡菜炒得剛剛好! | #韓式料理 #泡菜控 #銅板美食 |
日式照燒雞腿排 | 外酥內嫩,鹹甜照燒超涮嘴! | #日式料理 #雞腿排 #鹹甜滋味 |
港式滑蛋牛肉飯 | 蛋滑肉嫩,超下飯必點! | #港式美食 #滑蛋牛肉 #必吃特餐 |
墨西哥雞肉捲 | 酸辣清爽,捲起滿滿驚喜! | #墨西哥捲餅 #異國料理 #午餐推薦 |
法式焗烤馬鈴薯 | 起司濃郁,馬鈴薯軟綿入口! | #焗烤料理 #起司控 #暖心餐點 |
這就像你請幫廚不只幫你「想菜色」(文案生成),還幫你「分裝好便當」(分類排序)。你拿到的不是一堆散亂食材,而是一個個已經打包好的便當盒,直接送進 Canva 廚房加工。
到這裡,你已經完成最麻煩的一步:準備好一份「標準化的特餐文案庫」。下一步,我們就要把這份 CSV或表格丟進 Canva 的「大量建立」功能,讓它自動幫你生成多張設計,從文案到圖文,一次完成。
Canva 大量建立功能應用
為什麼要用「大量建立」?
想像一下:你有 7 組特餐文案,要發成 IG 貼文。
傳統做法是:一張張複製貼上 → 調字型 → 排好版 → 儲存圖片。
光是做完這 7 張,可能就花掉你一個下午。
但 Canva 的 大量建立(Bulk Create) 功能,可以讓你一次輸入整張表格,Canva 自動幫你把文案套進模板,立刻生成多張設計。
👉 這就像流水線,把食材一盤盤送進去,機器自動幫你擺盤上桌。
操作步驟
挑選模板

- 打開 Canva,在搜尋欄輸入「餐飲 IG 貼文」「每日特餐」「daily special」等。
- 選一個喜歡的模板,風格可以是文青黑板風、清新食欲風、或簡約餐飲風。
- 這個模板就是「餐盤」,接下來的文案都會自動擺上去。
- 在左側工具列點「大量建立」。
啟用大量建立並對應欄位

- 選擇「新增文本」或「新增影像」貼上資料表。
- 或透過上傳CSV檔Canva 會自動幫你辨識欄位,對應可讀取的資料欄位。
- 一旦對應完成,Canva 就知道每一欄資料該放到哪裡。
特別注意:若是使用照片批量製作,必須先把照片檔上傳至Canva後,在透過手動去選取對應欄位擺入,在連結資料的時候,也記得在圖片模板上選擇"邊框"。
一鍵生成設計

- 點擊「產生」。
- Canva 會自動生成多頁設計:
- 第 1 頁 → 蒜香奶油義大利麵
- 第 2 頁 → 泰式打拋豬飯
- 第 3 頁 → 韓式泡菜炒飯
- ……直到所有文案套用完成。
快速檢查與微調
- 看看每張設計字數有沒有爆版。
- 如果需要,可以小調整字型大小或刪掉一兩個 hashtag。
- 想做限動版本,可以直接用「調整尺寸」功能,瞬間把方形改成 9:16,馬上多出一組素材。
這就像你把一疊特餐菜單交給餐廳後廚,結果後廚不但幫你煮好,還自動裝盤成一份份套餐。你不用每天盯著廚房炒菜,只要負責檢查擺盤好不好看。
從每日特餐,到更多應用場景
看完這個流程,你已經學會如何用 ChatGPT × Canva 在短短幾分鐘內,生出一週的「每日特餐」貼文。但這個技巧並不只適用於餐飲業。其實,任何需要「大量文字+固定設計版型」的情境,都能用同樣方法解決:
- 名片設計:把員工姓名、職稱、聯絡方式做成表格,一次套用模板,幫整個團隊生成統一風格的名片。
- 課程教材:製作「每日小知識卡」或「練習題卡」,用表格管理題目與答案,再批量生成教材圖片。
- 行銷小卡:像是「優惠券」「抽獎券」「會員專屬小提醒」,用表格輸入內容,一次就能生成數十張不同版本。
- 社群系列貼文:不只是特餐,也可以是「每日金句」「品牌小知識」「活動倒數」,讓你的社群經營更有系列感。
最後提醒
AI 不會取代你的創意,但它能大幅節省你在「重複勞動」上的時間。
把 ChatGPT 當作靈感工廠,把 Canva 當作設計流水線,你只要專注在「要做什麼內容」,剩下的交給 AI 自動完成。從今天開始,試試這個流程:先做一份文案表格,再把它貼進 Canva,你就能親手打造一條屬於自己的 AI 行銷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