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推出新功能「Pulse」,主動 Agent 的前哨站?

ChatGPT 推出新功能「Pulse」,主動 Agent 的前哨站?

上週台中的聚會有個畫面我到現在還忘不了——竟然有一個小學五年級的小朋友跑來參加(聽說是被叔叔抓過來的)。他不只會寫程式,還自己做了一個「競拍資訊 Line 機器人」,做法是先用爬蟲抓證交所的資料,一有競拍資訊就能自動推播。問他為什麼要做這個機器人,他很直白地說:「因為媽媽要我做,啊我要收錢的餒。」想想我小五的時候還在媽媽十塊,他已經能做出一個金融小助理,我的天啊!

除了驚訝,現場跟參加者的互動也讓我得到一個提醒:我們《每週大事》過去大多聚焦在產業新聞,工具和應用的篇幅其實偏少。原因很簡單——我們 Threads 上的前線戰士每天狂發工具更新,發到有人說被我們搞到有點資訊焦慮;;Instagram 也發了不少工具教學和介紹。相比之下,產業新聞的缺口比較大,所以我們自然補這一塊。

但這次台中,還有上次台北的聚會,讓我意識到:我們應該在《每週大事》裡加一點工具 & 應用的篇幅。差別是,我們會花比較多篇幅在這個模型或工具到底值不值得注意?它和同質產品的差別在哪?我們甚至會實測,寫下短心得,幫大家更快判斷要不要花時間試(也有可能變成我們的「抱怨大會」哈哈)。

另外,我也一直覺得,《每週大事》有一個更深的目的:不只是幫大家更新新聞或工具,而是希望能夠激發讀者的思考和聯想。可能是對某個產業突然有了興趣,或是蹦出一個創業的點子,又或者是發現一個活用 AI 工具的新方式。這些延伸出來的思考,才是我們最想看到的效果。

所以接下來,《每週大事》可能會有一個新的角色:不只是一份新聞週報,也是一個幫你挑工具的試煉場。


本周焦點事件

  1. ChatGPT 推出「Pulse」功能,每天早上自動幫你整理個人化更新
  2. AI 到底能不能真的「上工」?44 種職業 AI v.s. 真實人類專家
  3. 騰訊開源混元圖像 3.0:首個商用級「原生多模態」生圖模型
  4. 還是騰訊,再開源一個生成 3D 物件的模型
  5. SAP × OpenAI 攜手推出「OpenAI for Germany」,主打主權 AI 與公部門應用
還想看更多嗎?完整內容只對註冊用戶開放喔!
點下方的免費 Subscribe,馬上加入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