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專題】MetAI 是誰?解析 NVIDIA 投資的台灣 AI 新創:打造虛擬工廠、訓練實體 AI 的關鍵技術

你可能聽過許多 AI 新創公司在做語言模型、影像辨識、聊天機器人, 但很少有一家公司,是讓 AI 學會怎麼搬東西、排產線、甚至自己「組裝物流系統」。 MetAI 做的事不太一樣。它是靠一座「能讓 AI 練功的虛擬工廠」,打開了全新的應用場景。

【深度專題】MetAI 是誰?解析 NVIDIA 投資的台灣 AI 新創:打造虛擬工廠、訓練實體 AI 的關鍵技術

Posted on 2025-05-30 by Hank

你可能聽過許多 AI 新創公司在做語言模型、影像辨識、聊天機器人,
但很少有一家公司,是讓 AI 學會怎麼搬東西、排產線、甚至自己「組裝物流系統」。

MetAI 做的事不太一樣。它是靠一座「能讓 AI 練功的虛擬工廠」,打開了全新的應用場景。

這間來自台灣的技術團隊,2025 年正式獲得 NVIDIA 的直接投資,
成為這家晶片巨頭在地布局「實體 AI」的重要一環。

從把工廠模擬起來,到讓 AI 自己學會排程避障,MetAI 展示了一條我們很少見的路徑:不是靠建一個大模型,而是打造一個 AI 可以在裡面練習的世界

MetAI 在做什麼?用三層架構看懂 MetAI 的技術價值

MetAI 的技術可以拆成三層,從「打造 AI 練功場」,到「讓 AI 真能動手上場」。


🏗️ 第一層:把工廠虛擬化,4 分鐘建好一座倉儲

0:00
/0:16

MetAI 開發的 SimReady 技術,能將 2D layout 圖、CAD 檔轉成完整的 3D 虛擬工廠模型,從輸送帶、物流架到動線排布,自動生成所有元素的位置與屬性。
傳統這類模擬作業可能要花上數百小時,MetAI 可以在 4 分鐘內完成。這意味著一間工廠還沒開工,就能先在虛擬空間裡「跑一遍流程」。

延伸補充:這種技術屬於「數位孿生」(Digital Twin)的一種, 被廣泛應用在製造業、物流中心、甚至智慧城市建模。

🧪 第二層:模擬作業流程,產出 AI 的訓練資料

在虛擬工廠裡,MetAI 的模型可以模擬多家供應商的設備如何協作,例如倉儲內的搬運機、感測器、輸送系統如何互動、交握、排程。
這些模擬過程會生成大量的流程數據,並非傳統的影像資料,而是 AI 能拿來學「搬貨順序、避障邏輯、動線優化」的作業經驗。
也就是說,他們訓練的不是聊天模型,而是能實際參與倉儲運作的 AI 大腦

這類合成資料(Synthetic Operational Data), 特別適合強化學習(Reinforcement Learning)或模擬優化(Simulation Optimization)應用。

🤖 第三層:讓 AI「上場」,控制真實世界的設備

在虛擬場景中練功完畢,AI 會被部署到實體工廠或物流中心。
不只是推理,而是實際控制自動搬運機(AMR)、輸送線、甚至機械手臂。
MetAI 曾將整體模擬流程時間從 300 小時壓縮到 4 分鐘,幫助企業將規劃到執行的總時間減少 40%。這種「Sim to Real」的能力,也正是 NVIDIA 現在大力發展 Isaac Sim 生態系的關鍵拼圖。

為什麼是 MetAI?NVIDIA 投資背後的策略考量

MetAI 的關鍵價值,在於它不是單一應用或模型,而是串起整個模擬 → 訓練 → 部署的流程閉環。這點,正中 NVIDIA 現在最在乎的三個未來關鍵詞:數位孿生、實體 AI、與 Omniverse 生態整合

過去,AI 在雲端裡回答問題、畫圖、寫報告。
但 NVIDIA 想做的不只是這些。他們下一步要做的是——讓 AI「走出來」,動起來

這正是「實體 AI」(Physical AI)的核心,也就是黃仁勳在 2024、2025 GTC 與 Computex 演講中強調的願景。而 MetAI 的技術,剛好補上了這條路徑中最關鍵的一塊:

  • 模擬場景建構能力(SimReady) → 對接 Omniverse + Isaac Sim
  • 自動化流程訓練資料 → 強化 Perceptor / Manipulator 模組學習
  • 從 Sim to Real 的落地部署實績 → 讓 Omniverse 生態走進工廠與物流

對 NVIDIA 來說,這不是一間產品新創,而是一個可複製、可擴散的實體 AI 模型訓練平台原型。台灣,在這一格上搶得了先機。

為什麼這是台灣的好機會?

台灣向來擅長做硬體、搞工廠、拚效率,但在過去的 AI 熱潮中,很多人都以為我們只能當晶片代工或是設備供應商——不是缺技術,而是缺「系統性轉譯」的能力。

MetAI 搭了一個讓 AI 學會動手做事的舞台,剛好踩在一個關鍵交叉點上:

  • 它夠懂工廠現場,才能模擬出可落地的流程;
  • 它也夠懂 AI、生態與平台,才能和 Omniverse、Isaac SIM 無縫對接;
  • 它不是做 AI 模型,而是幫 AI 建舞台、寫腳本、安排實戰訓練

這讓數位孿生變成實體 AI 的訓練場,也讓台灣的技術底蘊有了新的出口。

當 NVIDIA 把這家新創視為未來 Omniverse 生態的一塊拼圖,
也等於在說:台灣不只能供應未來的零件,也能打造未來的邏輯。

Read more

【AI 工具地圖】免費快速考取 Google Gemini Certified Educator 證照指南

【AI 工具地圖】免費快速考取 Google Gemini Certified Educator 證照指南

想在最短時間內獲得一張 Google 官方免費 AI 證照嗎?「Gemini Certified Educator」正是近期最熱門的選擇!這是一張專為教育者與學習者設計的 AI 能力認證,只要完成 37 題不限時的選擇題,就能立刻拿到有效期三年的電子證書,還能放到 LinkedIn 為履歷加分。考試重點涵蓋 Gemini 與 NotebookLM 的操作方法、Prompt 輸入技巧、AI 幻覺與偏見的判斷,即使你不是老師,也能透過這張證照展現專業的 AI 應用能力。本文將帶你完整解析:為什麼值得考?考什麼?如何準備?並附上報名流程,一篇搞懂,週末就能輕鬆拿到。

lock-1
全球第一位「AI 官員」上任,阿爾巴尼亞任命 AI 為內閣

全球第一位「AI 官員」上任,阿爾巴尼亞任命 AI 為內閣

從 AI 官員到語音翻譯,AI 這週正式「入職」現實世界。 阿爾巴尼亞任命全球首位 AI 部長,開啟政府決策新實驗;Google Meet 推出 2 秒內完成的即時語音翻譯,打破語言隔閡;Claude 則正式變身職場助理,能幫你轉檔寫簡報;而在內容世界,AI 播客工廠每週量產 3,000 集節目,一集成本不到 1 美元。 但這波 AI 熱潮是否過熱?OpenAI 董事長 Bret Taylor 坦言「泡沫存在,但這沒關係」,因為創造力會留下來──這週的新聞,也讓我們看見 AI 正從實驗室,跨出螢幕,成為真正的社會角色。

lock-1
Meta × Ray-Ban 新世代智慧眼鏡重磅來襲:內建 HUD 顯示器,揮手即可操控未來!

Meta × Ray-Ban 新世代智慧眼鏡重磅來襲:內建 HUD 顯示器,揮手即可操控未來!

即將登場的 Meta Connect 2025 開發者大會,將為科技界帶來一場前所未有的視覺革命。Meta 與 Ray-Ban 聯手打造的全新智慧眼鏡「Meta Ray-Ban Display」即將正式亮相,這款搭載 heads-up display(HUD)抬頭顯示器的革命性產品,不僅讓「戴眼鏡做菜查食譜」成為現實,更標誌著我們正式踏入真正的擴增實境(AR)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