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懂】NVIDIA 「RTX」 代表什麼?電影級畫面背後的祕密:「Ray Tracing 光線追蹤」 vs 「Rasterization 光柵化」一次看

你以為電影特效只能靠好萊塢?其實關鍵就在兩種3D渲染技術:光線追蹤和光柵化。它們如何讓遊戲畫面越來越真、影像越來越像現實?本篇深入揭密這場即時圖像革命的核心關鍵!

【輕鬆懂】NVIDIA 「RTX」 代表什麼?電影級畫面背後的祕密:「Ray Tracing 光線追蹤」 vs 「Rasterization 光柵化」一次看

Ray Tracing 是什麼?

什麼是光追?

不管是銀河戰機在太空中翻轉、戰爭片裡熊熊烈火與逼真煙霧,還是動畫裡的玻璃反射和光影流動,這些栩栩如生的畫面,多半來自一項技術:Ray Tracing(光線追蹤)。

它的基本邏輯其實很直覺——我們看到世界,是因為光線打到物體,再反射進我們的眼睛。而 Ray Tracing 就是模擬這條光線的「逆向路徑」:從眼睛出發,追蹤這束光是怎麼從燈光打到物體,又怎麼反射、穿透或被遮擋。這樣的模擬方式非常貼近真實光線在世界中運作的方式,因此畫面自然真實,連玻璃的折射、水面的波光都能精細呈現。

那為什麼遊戲不早就用光線追蹤?因為太慢了!

這麼棒的技術,為什麼不早點用在遊戲裡?

答案很現實:運算太吃力。電影特效公司可以用上千台電腦一幀一幀慢慢算,算一個畫面幾個小時沒關係。但遊戲得每秒算30幀、60幀,甚至120幀,等不起。

於是過去幾十年,遊戲主要使用另一種渲染方法:Rasterization(光柵化)。

這是一種更「投機」的方式。它先把物體拆解成數千萬個三角形網格,再把這些三角形直接投影到螢幕上的像素點上,快速決定每個像素該顯示什麼顏色。再透過「著色器(shader)」進一步模擬出亮暗、陰影與材質質感。

這種方法不模擬光線路徑,只處理表面結果。換句話說,它不在乎光怎麼走,只管畫面看起來像就行。因此速度超快,也能逼近寫實效果,成為即時圖形的主力武器。

光線追蹤大翻身,遊戲畫質迎來世代革命

隨著 NVIDIA 在2018年發表 RTX 架構,搭配 Microsoft 的 DirectX Raytracing(DXR),真正的即時光線追蹤時代終於來了。

透過專用的 Ray Tracing 核心,遊戲開發者可以「混合式」地使用光線追蹤:只有畫面中最需要真實感的部分(例如玻璃反射、水面、柔和陰影)才啟用光線追蹤,其他背景仍用光柵化處理。這樣一來就能兼顧速度與畫質。

舉個例子,《Cyberpunk 2077》就曾引入多種 Ray Tracing 效果,讓夜晚霓虹反射、玻璃折射、金屬反光更加立體。雖然效能需求提高不少,但畫面真實感也明顯躍升,讓玩家彷彿走進電影場景。

光線追蹤與光柵化未來誰主沉浮?其實是「雙軌共生」

Ray Tracing 與 Rasterization 不算是敵對,可以說是互補。

Rasterization速度快、效率高,適合處理大場景與高幀率要求;Ray Tracing 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光影細節,適合關鍵畫面或要求真實感的場景。就像手機拍照有 HDR 模式,開啟時會更真實但更耗電,關掉則更省資源但畫質一般。

未來,這兩種技術將會更深入融合,像RTX這種混合架構會成為標準配備。而隨著 AI 參與、硬體提升、演算法優化,或許有一天,我們能在手機上享受完整的電影級 Ray Tracing。

當你坐在沙發上玩遊戲,畫面裡的玻璃映出角色倒影、水波反射整個夜空,而這一切,都是真實模擬光的結果。你會不會突然忘記,自己只是坐在客廳?

source: NVIDIA

image by pixel sham

Read more

Meta 收購語音新創 Play AI:加速佈局 AI 聲音技術與超級智慧計畫

Meta 收購語音新創 Play AI:加速佈局 AI 聲音技術與超級智慧計畫

Meta 正式收購語音 AI 新創公司 Play AI,進一步強化其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投資與佈局。根據 Bloomberg 報導,Meta 已向媒體證實這項收購,並透露 Play AI 的全體團隊將於下週加入 Meta。 Play AI 是一家專注於開發自然人聲合成技術的創業公司,透過 AI 模型生成逼真的語音,並打造一個簡便的語音創作平台。Meta 在內部備忘錄中指出,Play AI 的技術與平台非常契合 Meta 的未來發展藍圖,尤其是在 AI 虛擬角色(AI Characters)、Meta AI 助理、可穿戴裝置(Wearables)、以及音頻內容創作等應用上。 0:00 /0:34 1× 收購金額未公開,顯示 M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