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正在測試將人工智慧轉化為個人生活教練的AI新工具

今年Google為了在人工智能技術領域保持競爭優勢,將旗下的研究實驗室DeepMind與人工智能團隊Brain進行了合併,嘗試打造更強大的研究實力。在合併四個月後,這個團隊正在測試一款雄心勃勃的工具,該工具能夠將生成式人工智能轉化為個人生活教練。

Google正在測試將人工智慧轉化為個人生活教練的AI新工具

今年Google為了在人工智慧技術領域保持競爭優勢,將旗下的研究實驗室DeepMind與人工智能團隊Brain進行了合併,嘗試打造更強大的研究實力。在合併四個月後,這個團隊正在測試一款雄心勃勃的工具,該工具能夠將生成式人工智慧轉化為個人生活教練。

根據《紐約時報》的調查,Google的DeepMind團隊與生成式人工智慧合作,已經在執行至少21種不同類型的個人和專業任務,包括提供生活建議、想法、規劃說明和輔導技巧等工具。這個項目凸顯了Google不斷尋求在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先地位,並展示出Google對於信任人工智慧執行敏感任務的意願。

Google過去在生成式AI領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OpenAI在去年11月推出的ChatGPT引起了業界的高度關注,引發了科技巨頭和新創公司之間的競爭激烈。為了跟上這一競爭浪潮,Google在過去的九個月中持續努力,推出了Bard、不斷改進其人工智慧系統,並將這些技術應用於旗下的多個產品,包括搜索生成體驗和Gmail等。

(Image: Google)

與此同時Google與承包商Scale AI合作,由100多名擁有不同領域博士學位的專家組成的團隊,進行該項目的測試。這進一步彰顯了Google對於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投入與信心。

然而這些工作還在評估中,不見得會推出使用。Google的人工智慧安全專家曾在去年 12 月表示,如果用戶接受人工智慧的生活建議,他們可能會經歷“健康和幸福感下降”以及“失去代理權”。他們補充說,一些過於依賴該技術的用戶可能會認為它是有感知能力的。今年 3 月,當谷歌推出 Bard 時,它表示該聊天機器人被禁止提供醫療、財務或法律建議。巴德與那些表示自己正在經歷精神困擾的用戶分享心理健康資源。

Google DeepMind 發言人表示:“我們長期以來一直與各種合作夥伴合作,評估我們在Google的研究和產品是建購安全且有用的技術。有很多這樣的評估正在進行,評估數據的樣本不能代表我們的產品路線圖。”

總體來看,Google不僅在技術研發方面不斷進取,並願意在生成式AI領域進行更大的投資和嘗試,以保持其在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導地位。

Read more

Meta 正在「收購」OpenAI?只是用更狠毒的方式

Meta 正在「收購」OpenAI?只是用更狠毒的方式

上週大家過得還好嗎? 這次丹娜絲颱風給台灣帶來的災情不小,南部和東部尤其嚴重。我的台南老家也被摧毀了,今天南下的高速公路充滿了倒掉的樹。寫這封週報的時候,其實心裡還掛著很多事,但還是想把這週值得關注的 AI 新聞整理好。希望大家都平安,也別忘了在忙碌之餘多多關心身邊的人。 讓我們轉換心情!這週也一樣,精選 5 則值得關注的 AI 新聞,搭配一段觀察筆記, 讓你不只是看熱鬧,也能看懂門道。 本週焦點事件 1. Meta 正在「收購」OpenAI? 2. Google Veo 3 結束測試,全球開放! 3. 針對 300 位軟體高層做的調查報告,揭露 AI 軟體公司的新成長曲線 4. Spotify 爆紅神秘樂團,其實是 AI 生的? 5. AI 幫助一對夫妻成功懷孕?

lock-1
【影音工具教學】用一張照片,拍出電影級特效?Higgsfield 把這件事變簡單了

【影音工具教學】用一張照片,拍出電影級特效?Higgsfield 把這件事變簡單了

過去,電影裡那些超誇張的鏡頭,都是一群專業團隊花大錢、大把時間才拍出來的。 比如《駭客任務》的子彈時間,為了讓主角在空中定格旋轉,現場要擺上幾十台相機,每台各拍一張,再拼成一段連貫的動畫。 但現在,只要一張照片,一個按鈕。 Higgsfield,直接讓 AI 幫你拍出這種級別的特效。

loc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