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薪?裁員?主管不決定,AI 來決定

AI 不只是工具,現在連人事決策都交給它?最新調查顯示,超過六成主管用 AI 決定誰該升遷、誰該被裁,但其中多數人沒受過正式 AI 培訓。當決策權從人轉移到模型,我們還剩下什麼選擇?

加薪?裁員?主管不決定,AI 來決定

上週三,我們舉辦了第二場 AIPost Night Talk。這次邀請到三位重量級講者:北商大學的溫明輝教授、KKday 的產品負責人 Seal,以及現任 MobileDrive 資深 UI 設計師的 Fanyi Su。

三位講者皆在產品開發與設計領域擁有豐富經驗。
溫教授涉獵領域廣泛,從 Fintech、Web3 到 AI 各種新技術都有深入觀察;Seal 則分享了旅宿平台中關於使用者行為和 AI 時代的產品迭代心得,相當精彩;Fanyi 更透露她過去參與 F1 一級方程式賽車團隊的產品開發經歷,整個過程相當輕鬆而且驚喜點滿滿,還剛好辦在工作日的中間,稱得上知識綠洲 XD

隔著螢幕聽三位分享,我腦海中也逐漸浮現出這陣子自己在使用 AI 工具上的幾個體悟:

  1. 當你覺得 AI 的回答已經能滿足你,很可能是任務難度太低,或是你自己的認知還不夠深。
  2. 反過來,當你覺得 AI 怎麼用都「不準」,更可能是你根本沒理解問題本質,或者你不懂怎麼問。

這看起來像是個悖論,但其實只在說一件事:

AI 的強度,永遠不會超過你的個人認知。

也就是說,真正的成長路徑,是提升你的認知能力、再升級你使用 AI 的技術
雖然有點中二,但白話文就是 ─ 你要成為更強的人,才用得起更強的 AI。


本週焦點事件

  1. 加薪?裁員?主管不決定,AI 來決定
  2. AI 正在裝乖迎合你?Anthropic 與 Scale AI 最新研究揭露真相
  3. 中國 AI 公司出海潮再起:Manus 裁員 120 人、總部閃遷新加坡
  4. OpenAI 30億美元收購 Windsurf 告吹
  5. Kimi K2:中國又新增一個最強開源模型
還想看更多嗎?完整內容只對註冊用戶開放喔!
點下方的免費 Subscribe,馬上加入我們~

Read more

OpenAI 不演了!收購 Mac AI 專屬工具 Sky,從 ChatGPT 到桌面,工作模式即將大變天

OpenAI 不演了!收購 Mac AI 專屬工具 Sky,從 ChatGPT 到桌面,工作模式即將大變天

OpenAI 又放大招!公司宣布收購 Apple 前員工創辦的 Software Applications Incorporated,其新創的旗艦產品 Sky 是 Mac 上的自然語言 AI 介面,能「看懂」螢幕並直接操作應用。這支 12 人小團隊將加入 OpenAI,把 Sky 的 macOS 魔法融入 ChatGPT,讓 AI 從聊天工具升級為你的桌面助手。 Sky:Mac 桌面上的隱形助手 Sky 不是單純的聊天工具,而是專為 Mac 打造的自然語言介面。它能看懂你螢幕上的內容並直接行動,寫報告時幫你拉資料、規劃行程時自動填入日曆、編碼時即時除錯。 想像一下:你邊寫報告邊問「幫我找最新市場數據」,Sky 直接在 Excel 開檔、

用 TapNow AI 打造你的第一支Kpop MV:從角色生成到剪輯上手的完整教學

用 TapNow AI 打造你的第一支Kpop MV:從角色生成到剪輯上手的完整教學

AI 正在重寫 MV 製作的遊戲規則。 在 TapNow AI 裡,你可以像導演一樣,指揮模型完成角色造型、鏡頭切換與節拍同步——不用攝影棚、不用後期團隊,卻能在幾分鐘內生成宛如韓星出道曲般的影片。 這份指南將帶你從零開始:學會建立偶像角色、運用金屬化與非金屬質感打造畫面層次、安排鏡頭節奏,最後剪出一支真正「能上線的」AI MV。 讓我們一起走進 TapNow 的工作流,親手拍出屬於你的第一支韓風 MV。

lock-1
【PwC Insight Hub】為什麼庫存壓力總是失控?這家製造商用 AI 做到 40% 減量的背後邏輯

【PwC Insight Hub】為什麼庫存壓力總是失控?這家製造商用 AI 做到 40% 減量的背後邏輯

日劇《下町ロケット》(下町火箭)講的是一間小工廠靠自研技術打進大企業供應鏈的故事,熱血背後,其實藏著最真實的製造業痛點——當每個部門都想「多備一點」以防萬一,庫存卻越堆越高。 PwC Consulting 協助一家高精密製造企業導入 AI × IBP 庫存優化計畫,重構權限模型與預測機制,在幾季內削減 40% 可控庫存。這篇案例揭示:減庫存的關鍵,不是砍料,而是讓整個組織都能「看得清風險、算得出彈性」。

Amazon AI 智能眼鏡問世:AI 助配送司機更安全高效,加速最後一哩革命

Amazon AI 智能眼鏡問世:AI 助配送司機更安全高效,加速最後一哩革命

Amaozn 宣布為配送司機推出 AI 驅動的智能眼鏡,結合電腦視覺與多模態 AI,提升配送安全與效率。專為配送司機設計的 AI 穿戴裝置,透過電腦視覺與抬頭顯示,讓司機無需低頭看手機,就能掃描包裹、跟隨導航並確認送達。 從安全到效率,這是亞馬遜對最後一哩配送的又一創新嘗試。 智能眼鏡:免持配送新體驗 Amazon 智能眼鏡專為配送司機量身打造,內建攝影機與抬頭顯示器,整合 AI 感測與電腦視覺,提供導航、危險提示與配送任務資訊。當司機抵達配送點,眼鏡自動啟動,顯示車內包裹位置與步行路線,無需手機即可精準送達。 「資訊就在眼前,讓我更專注、更安全,」內布拉斯加州司機 Kaleb M. 分享,「我能專心看路,不用分心看手機。」眼鏡搭配背心控制器,內含操作按鍵、可換電池與緊急按鈕,確保全天使用無虞。支援處方鏡片與變色鏡片,適應不同光線環境,司機還可隨時關閉感測器,保護隱私。 技術核心:AI 與司機反饋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