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下狠手!AI 部門裁員600人,舊團隊重組,Zuckerberg的超智慧團隊安然無恙

Meta 大刀闊斧!裁員600人,重組 AI 部門。然而,新成立的 TBD Lab 並不受影響。背後究竟是效率與創新的博弈,還是成本壓力的妥協?

Meta 下狠手!AI 部門裁員600人,舊團隊重組,Zuckerberg的超智慧團隊安然無恙

Meta AI 突然宣布裁員 600 人,這是 AI 部門的重組行動。這波裁員針對 AI 產品、基礎設施與長期研究團隊,唯獨 Mark Zuckerberg 的高薪「超智慧」新團隊 TBD Lab 倖免。

Axios Reuters 報導顯示,雖然決策在精簡決策、提升效率,但也暴露 AI 支出壓力。


Meta AI 部門重組:裁員 600 人,TBD Lab 豁免

Meta Platforms 正進行 AI 部門大規模重組,裁減約 600 個職位,影響 Facebook AI 研究(FAIR)單位、產品相關 AI 與基礎設施團隊,然而,Zuckerberg 高薪挖角的菁英陣營 TBD Lab 未受影響。

首席 AI 官 Alexandr Wang 寫道:「縮減團隊能精簡決策流程,讓每個人承擔更多責任,發揮更大影響力。」

Meta 鼓勵受影響員工申請內部其他職位,預計多數人能轉崗。同時,公司積極為 TBD Lab 招兵買馬,近期從 OpenAI 挖角研究員 Ananya Kumar,並網羅 Thinking Machines 聯合創辦人 Andrew Tulloch


Zuckerberg 的擔憂與 AI 成本壓力

裁員背後,是 Zuckerberg 對 Meta AI 進展的失望。他認為舊團隊在突破性研究上停滯,官僚文化拖慢腳步。

Meta 豪擲 150 億美元收購 Scale AI,創建 TBD Lab,並掀起挖角熱潮,試圖重奪 AI 領先地位。

CFO Susan Li 7 月表示,計畫至 2026 年擴大員工,但因 AI 支出激增(Meta 預計數百億美元建資料中心),迫使公司凍結部分招聘。

儘管 2025 年股價上漲 25%,Meta 必須平衡利潤與成長,這場裁員正是精簡成本、加速創新的關鍵一步。


TBD Lab:Zuckerberg 的菁英夢工廠

TBD Lab 是 Meta AI 轉型的明星,承載 Zuckerberg 對超智慧的雄心:

  • 成立背景:2025 年 6 月誕生,因 Zuckerberg 不滿舊團隊進展緩慢、官僚拖累,決心打造敏捷的「超智慧」單位。
  • 菁英陣容:匯集 Scale AI 創辦人 Alexandr Wang(現任首席 AI 官)、OpenAI 研究員 Ananya Kumar 及 Thinking Machines 聯合創辦人 Andrew Tulloch。
  • 核心任務:聚焦通用人工智慧(AGI)、基礎設施優化與創新產品,力求追趕 OpenAIxAI
  • 資源後盾:背靠 150 億美元收購 Scale AI 的投資,擁有獨立預算,專注高影響力項目。
  • 戰略定位:取代 FAIR 等舊單位,成為 Meta AI 創新的新引擎,推動 Llama 模型升級。

產業脈絡:AI 裁員潮與人才戰

Meta 的行動反映科技業趨勢:MicrosoftAlphabet Amazon 近期也縮減人力,儘管營收亮眼。AI 熱情推升市值,但成本壓力導致調整。AI 熱情推升市值,但龐大支出讓科技巨頭不得不優化資源。

Meta 自 2013 年創建 FAIR,打造全球深度學習網路,如今卻需精簡以追趕 OpenAI 的 AGI 進展與 xAI Grok 挑戰。

人才戰火熱,TBD Lab 豁免顯示 Zuckerberg 重視菁英,但舊團隊犧牲引發內部不滿。分析師預測,AI 人才可能流向新創,進一步加劇競爭。


未來展望:AI 投資的雙刃劍

Meta 的裁員是 AI 熱潮下的警訊:創新需平衡成本與人才。未來挑戰包括:

  • 效率優化:TBD Lab 的高薪 vs. 舊團隊的貢獻。
  • 競爭壓力:追趕 OpenAI 的 AGI 與 xAI 的 Grok。
  • 市場風險:AI 投資回報與就業影響。
  • 人才戰:挖角與流失的風險。

重塑 AI 部門,凸顯 Zuckerberg 對效率與菁英的追求。然而,舊團隊的犧牲與成本壓力提醒我們,AI 熱潮並非坦途。


Source

Meta Is Laying Off 600 Workers in Its AI Division—What You Need to Know

Meta Cuts 600 Jobs in AI Division

Meta to cut around 600 roles in Superintelligence Labs AI unit

Exclusive: Meta slashes jobs in its AI operations

Read more

Amazon AI 智能眼鏡問世:AI 助配送司機更安全高效,加速最後一哩革命

Amazon AI 智能眼鏡問世:AI 助配送司機更安全高效,加速最後一哩革命

Amaozn 宣布為配送司機推出 AI 驅動的智能眼鏡,結合電腦視覺與多模態 AI,提升配送安全與效率。專為配送司機設計的 AI 穿戴裝置,透過電腦視覺與抬頭顯示,讓司機無需低頭看手機,就能掃描包裹、跟隨導航並確認送達。 從安全到效率,這是亞馬遜對最後一哩配送的又一創新嘗試。 智能眼鏡:免持配送新體驗 Amazon 智能眼鏡專為配送司機量身打造,內建攝影機與抬頭顯示器,整合 AI 感測與電腦視覺,提供導航、危險提示與配送任務資訊。當司機抵達配送點,眼鏡自動啟動,顯示車內包裹位置與步行路線,無需手機即可精準送達。 「資訊就在眼前,讓我更專注、更安全,」內布拉斯加州司機 Kaleb M. 分享,「我能專心看路,不用分心看手機。」眼鏡搭配背心控制器,內含操作按鍵、可換電池與緊急按鈕,確保全天使用無虞。支援處方鏡片與變色鏡片,適應不同光線環境,司機還可隨時關閉感測器,保護隱私。 技術核心:AI 與司機反饋的結晶

【PwC Insight Hub】為什麼連特斯拉都頭痛?從半導體看供應鏈危機與 AI 解法

【PwC Insight Hub】為什麼連特斯拉都頭痛?從半導體看供應鏈危機與 AI 解法

Elon Musk 曾說:「The supply chain stuff is really tricky.」這句話點出了半導體與高科技製造業共同的難題——預測錯位。當業務、生產與財務各自為政,企業就會陷入庫存失控與決策延宕的惡性循環。本文以 PwC Consulting 協助一家全球半導體製造商導入 SAP IBP × S&OP × FP&A 的案例,解析如何從「救火模式」轉向「預演模式」,打造能即時對齊決策的「共識引擎」,讓企業的 Planner 從救火隊變成真正的操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