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Connect 2025:六大重磅發布震撼科技界,智慧眼鏡革命正式開啟
Meta於2025年9月17-18日舉辦的年度開發者大會Meta Connect 2025,這場被譽為「智慧眼鏡元年」的科技盛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創新突破。CEO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在活動中發布了六項重大產品更新,其中最受矚目的Meta Ray-Ban Display智慧眼鏡搭載革命性顯示技術和神經腕帶控制系統,標誌著穿戴式運算正式進入新紀元。這次發布會不僅展現了Meta在AI和穿戴科技領域的深厚實力,更為整個智慧眼鏡產業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第一大發布:Meta Ray-Ban Display——首款消費級HUD智慧眼鏡震撼登場
劃時代的顯示技術突破
Meta Ray-Ban Display智慧眼鏡售價799美元,是Meta首款面向消費者市場的內建顯示器智慧眼鏡。這款被內部代號為「Hypernova」的產品,在右側鏡片的右上角配置了一個全彩高解析度顯示器,能夠投射訊息、導航指示、翻譯字幕以及Meta AI助理的回應內容。
顯示器採用抬頭顯示器(HUD)技術,將資訊投射到使用者視野中約數英尺的距離,不會遮擋正常視線。更重要的是,這個顯示器並非永遠開啟,而是設計用於短暫互動,完全由使用者控制,避免了「將手機綁在臉上」的尷尬處境。

革命性的Meta Neural Band神經腕帶控制
Meta Ray-Ban Display的另一大亮點是隨附的Meta Neural Band電磁肌感應腕帶。這款看似類似Fitbit但沒有螢幕的腕帶,採用表面肌電圖(sEMG)技術,能夠偵測大腦與手部之間傳遞的神經信號,將微妙的手部動作轉化為數位指令。
Neural Band具備18小時電池續航力,支援防水功能,使用者只需輕點拇指和食指即可執行選擇、滾動、點擊等操作,甚至能在未來版本中支援「手寫」訊息功能。這項技術讓智慧眼鏡的互動體驗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直覺化程度。

根據Meta發布的科學研究論文,這項技術已經發展至能夠「跨使用者泛化」的階段,意味著不需要針對每位使用者進行個人化訓練,即可直接使用。研究團隊已釋出超過100小時的sEMG記錄數據供科學界使用,期望推進全球無障礙科技的發展。
第二大發布:Ray-Ban Meta Gen 2——經典產品線的全面升級
性能大幅提升
Ray-Ban Meta Gen 2智慧眼鏡售價379美元,相比前代產品在多個面向都有顯著改進。電池續航力提升至8小時,搭配充電盒可提供額外48小時使用時間,總續航達56小時,是前代產品的兩倍。
相機系統升級支援3K影片錄製,並將在未來軟體更新中新增慢動作和縮時攝影功能。音質表現也有所改善,開放式揚聲器提供更清晰的音頻體驗。
全新「對話焦點」功能
Gen 2最令人期待的新功能是「對話焦點」(Conversation Focus),這項選用功能能夠在嘈雜環境中放大對話夥伴的聲音。系統利用眼鏡的開放式揚聲器技術,在背景噪音中突出面對面對話者的聲音,為聽障人士和在嘈雜環境工作的專業人士提供極大便利。
AI助理功能強化
Gen 2搭載更強大的Meta AI助理,支援語音指令控制和視覺識別功能。使用者可以詢問AI關於所見事物的資訊,獲得即時解答和建議。雖然在發布會現場演示時遇到Wi-Fi連線問題,但這項功能的潛力仍然值得期待。
第三大發布:Oakley Meta Vanguard——專為運動員設計的高性能智慧眼鏡
運動導向的設計創新
Oakley Meta Vanguard運動智慧眼鏡售價499美元,預計10月21日上市,是Meta首款真正針對高強度運動設計的智慧眼鏡。最大的設計變革是將相機從鏡框上角移至中央鼻樑位置,採用單一中置相機設計,有效避免帽子或安全帽遮擋拍攝視角的問題。

頂級防護與耐用性能
Vanguard獲得IP67防塵防水認證,是Meta智慧眼鏡系列中防護等級最高的產品。這意味著眼鏡能夠完全浸入水中而不會損壞,完全滿足極限運動的嚴苛要求。
重量僅66公克的輕量化設計,搭配可替換鼻墊系統,確保長時間運動佩戴的舒適性。產品經過極端溫度測試,電池在酷寒或高溫環境下仍能維持穩定性能。
專業運動功能整合
Vanguard配備1200萬畫素相機和122度超廣角鏡頭,支援1080p 30fps、1080p 60fps和3K 30fps錄製,新增720p 120fps慢動作模式和縮時攝影功能。可調式防震穩定系統能根據運動強度自動調整,確保影片品質。
電池續航達9小時混合使用或6小時連續音樂播放,搭配充電盒總計45小時使用時間。20分鐘快充可恢復50%電力,滿足長時間戶外活動需求。
Vanguard與Strava和Garmin深度整合,使用者可透過Meta AI即時詢問心率、配速等運動數據。系統能根據歷史表現數據,在重要里程碑自動拍攝照片或影片,記錄運動精彩時刻。
第四大發布:Quest VR系統的Hyperscape空間掃描功能
革命性的現實世界數位化技術
雖然智慧眼鏡是本次大會焦點,Meta也為Quest用戶帶來重要更新。Hyperscape功能允許Quest 3和Quest 3S用戶掃描現實環境,將其轉換為數位虛擬空間。這項去年首次展示的功能現已開放Beta測試,用戶可透過Hyperscape Capture應用程式體驗。

技術實現與應用場景
Hyperscape技術利用Quest頭戴裝置的多組相機系統,對現實空間進行三維掃描,生成高精度的虛擬環境複製品。初期階段,使用者只能探索自己掃描的房間,但Meta計劃很快允許使用者通過私人連結造訪其他人分享的虛擬空間。
在現場體驗中,包括知名主廚戈登·拉姆西(Gordon Ramsay)家中廚房的虛擬重建,環境非常接近真實房間,使用者可以仔細觀察桌上的食物或書籍堆疊等細節。雖然過度接近某些物體時會出現些微模糊,但整體掃描品質令人印象深刻。
第五大發布:Meta Horizon TV娛樂中心整合
統一串流服務平台
Meta在Quest頭戴裝置中整合全新的Horizon TV娛樂中心,提供所有串流應用程式的統一入口,包括Prime Video、Netflix、Twitch和YouTube。Disney Plus、ESPN和Hulu也宣布將在平台上推出專屬應用程式。

沉浸式娛樂體驗升級
系統支援Dolby Atmos環繞音效,並計劃在年底前支援Dolby Vision視覺技術。部分影片如《M3GAN》和《The Black Phone》將提供Quest頭戴裝置專屬的沉浸式特效體驗,由Universal Pictures和Blumhouse合作開發。
Horizon TV介面設計直觀,主畫面展示內容推薦和串流平台選項,並提供電影、電視劇、沉浸式體驗、運動和個人觀看清單等分類標籤。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使用者還能獨家觀看《阿凡達:火與灰》3D片段,作為Meta與詹姆斯·卡麥隆(James Cameron)Lightstorm Vision合作的一部分。

第六大發布:Horizon引擎技術升級與生態系統擴展
圖形渲染能力大幅提升
新的Horizon引擎大幅提升圖像品質和性能表現,支援更複雜的虛擬環境和更大的虛擬世界容量。這項技術不僅為Hyperscape功能提供支援,也讓虛擬世界的建構能力達到新的高度。
AI助力內容創作
Meta計劃升級Horizon Studio,引入AI助理協助整合現有AI工具,簡化虛擬世界創建流程。這項功能將讓開發者和創作者更輕鬆地建立複雜的虛擬環境,為元宇宙生態系統注入更多創意內容。
第三方硬體合作夥伴
Meta宣布將Horizon OS授權給Lenovo和Asus等硬體製造商。其中,Asus正在開發代號為「Tarius」的VR頭戴裝置,將成為首批搭載Horizon OS的第三方產品,預計將包含眼球追蹤和臉部追蹤功能。
技術規格完整比較與市場分析
從產品規格來看,Meta針對不同使用場景推出了差異化的智慧眼鏡產品線:Display版本($799)主打顯示功能和未來科技體驗,Gen 2($379)追求性價比和日常實用性,而Vanguard($499)則專注於運動性能和極限耐用度。
智慧眼鏡市場的加速成長
根據EssilorLuxottica的財報數據,Meta智慧眼鏡收入比去年同期成長三倍以上。該公司計劃從2026年開始每年生產1000萬副Meta智慧眼鏡,顯示市場需求的爆發性成長潛力。
祖克柏指出,Meta智慧眼鏡的銷售趨勢類似「歷史上一些最受歡迎的消費電子產品」。雖然智慧眼鏡仍屬小眾市場,但消費者接受度正快速提升,為大規模普及奠定基礎。
競爭格局與技術優勢
Meta在智慧眼鏡領域的積極布局,必然引發Google、Apple、Samsung和Snap等競爭對手的反擊。然而,Meta憑藉先發優勢和與EssilorLuxottica的深度合作關係,已在市場上建立相當的競爭壁壘。Ray-Ban和Oakley品牌的時尚屬性,也為Meta智慧眼鏡提供了其他科技公司難以複製的差異化優勢。

AI技術創新與未來願景
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的戰略布局
本次Connect是Meta成立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MSL)後的首次重大發布會。這個由前Scale AI CEO亞歷山大·王(Alexandr Wang)領導的實驗室,代表Meta在AI競賽中最激進的嘗試。雖然大會未詳細披露MSL進展,但智慧眼鏡中整合的先進AI功能已展現其研發實力。
運算平台的範式轉移
祖克柏在主題演講中強調,「眼鏡是個人超級智慧的完美載體」。他認為眼鏡能讓使用者在保持與現實世界連結的同時,獲得AI工具的智慧增強、溝通改善和感官提升能力。
這一願景反映了Meta對下一代運算平台的深度思考。相較於將用戶注意力拉離現實的智慧型手機,智慧眼鏡提供了一種更自然、更融入生活的人機互動方式。
神經介面技術的商業化探索
Meta Neural Band的推出標誌著神經介面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商業應用的重要里程碑。四年前,Meta首次公開展示基於EMG技術的腕帶式穿戴裝置概念。如今,這項技術不僅實現商業化,更成為智慧眼鏡差異化競爭的核心優勢。

技術挑戰與發展前景
現階段技術限制
儘管Meta Connect 2025展現了令人驚豔的技術成果,但智慧眼鏡仍面臨諸多挑戰。發布會現場的技術故障提醒我們,這些產品仍處於技術成熟度的早期階段。電池續航、顯示效果、網路連接穩定性等都需要持續優化。
Meta Ray-Ban Display相比去年展示的Orion AR眼鏡在功能上仍有差距。Orion具備完整的擴增實境投影能力和眼球追蹤技術,但生產成本過高,短期內無法商業化。Display版本採用較簡單的顯示技術,是在技術可行性與商業化之間的平衡選擇。
隱私與安全考量
智慧眼鏡的普及必然帶來隱私和安全議題的討論。配備相機和麥克風的眼鏡能夠隨時記錄周遭環境,如何確保用戶隱私和他人權益的平衡,將是產業發展的關鍵挑戰。
Meta已在產品設計中加入拍攝指示燈等隱私保護機制,但法律法規的完善和社會接受度的提升仍需時間。這也是智慧眼鏡要實現大規模普及必須跨越的重要門檻。
生態系統建設的重要性
智慧眼鏡的成功不僅取決於硬體技術,更需要完整的軟體生態支撐。Meta承諾將開放智慧眼鏡SDK,允許第三方開發商創建客製化應用。這項策略對於豐富產品功能、滿足垂直領域需求具有關鍵意義。
從企業應用角度來看,智慧眼鏡在醫療保健、物流配送、製造業和混合辦公等領域都有巨大潛力。但這需要針對特定行業需求開發專業化解決方案,而非僅僅移植智慧型手機應用。
結語:穿戴科技新紀元的全面開啟
Meta Connect 2025標誌著穿戴科技發展的重要轉折點。從Ray-Ban Display的HUD顯示器到Neural Band的神經控制技術,從Oakley Vanguard的運動專業化到Quest生態的AI整合,Meta展現了對未來運算平台的全面布局和深度思考。
這些創新不僅代表技術突破,更體現了人機互動模式的根本性變革。當智慧眼鏡能夠無縫整合到日常生活中,提供即時的AI助理服務、沉浸式的娛樂體驗和高效的工作工具時,它們有望成為繼智慧型手機之後的下一個運算平台。
Meta Connect 2025的六大重磅發布不僅為穿戴科技產業注入了強心針,更為整個科技界指明了未來發展的方向。在AI技術快速進步和5G網路基礎設施完善的推動下,智慧眼鏡有望在未來幾年實現從小眾產品到主流應用的跨越,重新定義人類與數位世界的互動方式。這場科技革命才剛剛開始,而Meta已經搶得了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