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淡定應戰 Google TPU 威脅!「我們領先一代」,Meta 數十億美元轉單傳聞讓股價跌 6%,AI 晶片戰開打

當 Meta 傳出轉向 Google TPU、準備砸重金建置第二供應鏈,Nvidia 股價瞬間失血近 6%。Nvidia 淡定一句「我們領先一代」看似硬氣,卻也正式為 AI 晶片市場的「軍備競賽」拉開序幕。

Nvidia 淡定應戰 Google TPU 威脅!「我們領先一代」,Meta 數十億美元轉單傳聞讓股價跌 6%,AI 晶片戰開打

2025 年 11 月 26 日,Nvidia 股價暴跌近 6%,市值蒸發數百億美元,罪魁禍首是 Meta 計畫砸數十億美元購買 Google TPU 晶片的消息。Google 回應:「我們支持 Nvidia 和自家晶片。」這波風波不僅讓 Alphabet 股價漲 6%,還點燃 AI 晶片市場的火藥桶:Nvidia 從無敵霸主變「有敵可追」,Google TPU 從內部工具變外部武器,Meta 轉單象徵企業客戶開始「去 Nvidia 化」。


Nvidia 淡定應戰:我們領先一代,Google TPU 只是陪襯

Nvidia 的晶片不僅是 OpenAI ChatGPT 的「心臟」,更支撐著全球數百家 AI 應用,從生成式 AI 到自動駕駛,都離不開其高效能運算能力。正因如此,Nvidia 於10月成為首家市值達 5 兆美元的企業,市值一度超越蘋果與微軟,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

面對競爭,Nvidia 並未慌亂。在 X(前 Twitter)平台上,他們直言:「我們是唯一能運行所有 AI 模型,並在所有計算環境中運行的平台。」這不僅是技術宣示,更是對投資者的定心丸。

事實上,Nvidia 近期積極擴張版圖:10月,他們與韓國政府及三星、LG、現代汽車簽署協議,供應最先進的 AI 晶片。這不僅鞏固了亞洲市場,還讓 Nvidia 的供應鏈從美國矽谷延伸至全球,宛如一張無形的 AI 帝國地圖。

但自信背後,隱藏著隱憂。Nvidia 的晶片雖性能卓越,卻也面臨供應短缺與高價位的批評。對企業而言,這意味著 AI 部署成本居高不下,一塊高階 GPU 動輒數萬美元,稅務規劃若未優化,可能讓投資回報率大打折扣。


Meta 轉單傳聞引爆:數十億美元買 Google TPU,Nvidia 霸主地位首現裂痕

這次風波的導火線,是 Meta 據傳將向 Google 購買數十億美元的 AI 晶片,用於其資料中心。Google 的「張量處理單元」(TPU)原本僅限內部使用,透過 Google Cloud 出租給開發者,宛如一場「雲端租賃遊戲」。但若報導屬實,Google 可能打破這一模式,開始對外銷售 TPU,這將是 AI 晶片市場的地震級轉變。

Google 迅速回應:「我們致力於支持自己的晶片與 Nvidia 的晶片。」這聽似中立,實則暗藏野心。TPU 以專為 AI 優化的架構聞名,功耗更低、成本更親民,若進入市場,將直接挑戰 Nvidia 的定價優勢。

果不其然,消息傳出後,Alphabet(Google 母公司)股價上漲近6%,而 Nvidia 則應聲下跌。這場「股價見真章」的戲碼,讓華爾街投資人如坐針氈。


更廣的競爭浪潮:亞馬遜、微軟加入

這場 Nvidia vs. Google 的對決,並非孤軍奮戰。過去一年,亞馬遜推出 Trainium2 晶片,微軟則開發自有 AI 加速器,巨頭們紛紛「自產自銷」,試圖擺脫 Nvidia 的「晶片枷鎖」。

南安普敦大學計算機科學榮譽教授 Wendy Hall 女士一針見血:「這對市場是健康的。投資正大量湧入,但目前除了 Nvidia 之外,沒有真正的投資回報。」

AI 晶片投資熱潮如火如荼,2025 年全球 AI 硬體支出預計超過 2,000 億美元。但回報遙遙無期,讓許多企業望而卻步。

Nvidia 的「一代領先」宣言,猶如 AI 晶片市場的戰鼓,喚醒了沉睡的巨獸。Google、Meta、亞馬遜的加入,不僅帶來「健康的競爭」,更重塑 AI 生態的稅務版圖。


Source

Nvidia plays down Google chip threat concerns

Read more

【PwC Insight Hub】從限電停工到數智韌性:製造業如何用 AI 建立不被中斷的工廠?

【PwC Insight Hub】從限電停工到數智韌性:製造業如何用 AI 建立不被中斷的工廠?

2021 年 9 月 26 日晚上十點,新竹某電子廠的供應鏈主管收到一則訊息。 「昆山廠因為限電政策,明早六點起全面停工,復工時間未定。」 他盯著螢幕,第一時間想的不是「損失多少」,而是:「我有哪些料會斷?」手上有二十幾家上游供應商,十幾條產線同時在跑。有些物料是昆山獨家供應,有些雖有備援,但不確定是否能即時補上。更麻煩的是,他不知道這些料「現在在哪」——有些剛出貨、有些卡在倉庫、有些根本不知道生產了沒。 他打開 ERP 想查庫存,但畫面跳出來的是三天前的帳面數字。實際還有多少?夠撐幾天?哪些訂單會延遲?沒有人能給出答案。 他開始打電話。先是打給昆山供應商,沒人接。再打備援廠商,對方說「要查一下」,然後就是漫長等待。天快亮時,資料才逐一湊齊,而產線,已經開始缺料。 那一晚,台灣有數十位供應鏈主管在做著同樣的事。盯著通訊軟體、查貨況、發郵件、

為什麼 Google 敢向 NVIDIA 叫板?Ironwood TPU 開火,Nvidia 霸主地位首現裂痕

為什麼 Google 敢向 NVIDIA 叫板?Ironwood TPU 開火,Nvidia 霸主地位首現裂痕

Google Cloud 悄悄把 Ironwood TPU(第七代)切到 GA(General Availability),沒有大張旗鼓的 keynote,也沒有找一堆 KOL 排隊喊「mind blown」,就是默默地在控制台把價格表亮出來,然後把 9,216 顆晶片的 pod 直接掛網。這種「我做好了,你自己來玩」的態度,我給滿分。 Ironwood TPU * 單顆 Ironwood 比 Trillium 快 4.2 倍(FP8) * 單 pod 9,216 顆 → 42.5 ExaFLOPS * HBM 容量與頻寬直接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