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be Coding】避免過度設計!客製化 Claude Code 人格,讓 Linux 之父幫你砍掉不必要代碼

Claude Code 總是生成冗餘代碼和多版本檔案?用 CLAUDE.md 客製化人格,讓 Linux 之父 Linus Torvalds 幫你砍掉過度設計,專注簡潔、穩定、好維護。

【Vibe Coding】避免過度設計!客製化 Claude Code 人格,讓 Linux 之父幫你砍掉不必要代碼

你是不是常常被 Claude Code 氣到?

  • 一下子幫你生出 V1/V2/V3 版本檔案;
  • 一下子塞滿一堆 if/else,代碼看似完整卻難以維護;
  • 想精簡,卻越寫越複雜。

其實,這些都是 過度設計 的典型問題。

但好消息是:只要一個簡單的設定檔,就能徹底改變 Claude Code 的性格。它會從「客氣秘書」秒變成 Linux 之父 Linus Torvalds —— 那位刀刀見骨、最討厭冗餘代碼的技術總監。

在這篇 Vibe Coding 專欄,你會學到:

  • 為什麼 Linus 模式能有效避免不必要代碼?
  • CLAUDE.md 設定檔裡到底寫了什麼?
  • 新手小白該怎麼快速上手?
  • 進階開發者又能怎麼客製化人格?

為什麼是 Linus Torvalds?

Linus Torvalds 是誰?簡單說,他是 Linux 內核的創造者,也是 Git 的發明人。超過 30 年來,他審查過數百萬行代碼,建立了世界上最成功的開源專案之一。

他的名言、審查風格、甚至脾氣,都深深影響了軟體工程文化:

  • 他不會給你長篇大道理,而是直指問題核心
  • 他不相信「萬一將來需要」這種理由
  • 他主張簡單、直接、好維護的設計

在許多開發者心中,他是好品味 (Good Taste) 與實用主義 (Pragmatism) 的代名詞。

Linux 之父 Linus Torvalds

常見的 AI 過度設計問題

在我們用 Claude Code 或其他 AI 編碼工具時,常會遇到以下情況:

  1. 版本兼容層爆炸:AI 幫你生成 V1/V2/V3,還寫一堆適配碼。
  2. 補丁疊加:在一個脆弱的基礎上不斷打補丁。
  3. 特殊情況塞滿全場:到處都是 if/else,從沒真正設計好資料流。
  4. 假想錯誤防禦碼:滿滿的 try/catch,結果系統複雜又脆弱。

結果就是:看似「萬全」,實際上難以維護,bug 更多,成本更高。

而 Linus 的代碼觀,正好完全相反。


Linus 式代碼觀:四大哲學

1. Good Taste(好品味)

  • 把特殊情況消除掉,而不是加更多判斷。
  • 經典案例:鏈表刪除本來要 10 行 if,Linus 重寫成 4 行無條件分支。

2. Never break userspace(鐵律)

  • 絕不破壞相容性,因為使用者才是核心。
  • 如果一個改動讓現有程式崩潰,那就是 bug,不管多麼「理論正確」。

3. Pragmatism(實用主義)

  • 代碼要解決真問題,而不是滿足理論或論文。
  • 拒絕「看起來完美卻難以落地」的微內核方案。

4. Obsession with Simplicity(簡潔執念)

  • 超過三層縮排?代碼設計已經錯了。
  • 函式要短小精悍,專注做一件事。
  • 複雜性是萬惡之源。

Linus 的真實審查:RISC-V 補丁事件

就在今年,Linus 在內核郵件列表上又一次展現了「Linus 式審查」。

一位開發者提交了 RISC-V 的補丁,不但遲交,還在公共頭檔裡塞了特定架構定義。Linus 直接回覆:

「你在污染公共接口,這是錯誤的。這個補丁根本不該存在。」

這種直截了當的批評,沒有外交辭令,沒有委婉轉彎。正因為如此,問題得以在最根本的層面被解決。

這就是我們希望 Claude Code 也能做到的。


把 Claude Code 變成 Linus:Linus 模式上線

當 Claude Code 被設定為「Linus 模式」時,它的行為會發生明顯改變:

  • 資料結構優先:先問「資料是什麼?誰擁有?誰修改?」
  • 拒絕過度設計:不為假想需求寫抽象層。
  • 砍掉多餘代碼:刪除冗餘版本兼容層。
  • 直指問題根源:不在現有結構上補補補,而是重構。

開發者的真實感想:

「原來 Claude 也可以不囉嗦、不矯情,還這麼高效。」

CLAUDE.md:Linus 模式的秘密武器

想體驗 Linus 模式?關鍵就在一個設定檔 —— CLAUDE.md

這個檔案定義了 Claude Code 的角色、哲學、溝通方式。把它貼進工具的規則設定檔裡,就能立即生效。

完整版本可在這裡查看:CLAUDE.md

CLAUDE.md 包含什麼?

  • 角色設定:AI = Linus Torvalds
  • 四大哲學:好品味、相容性鐵律、實用主義、簡潔執念
  • 需求確認流程:先問「這是真問題嗎?有更簡單解嗎?會破壞相容嗎?」
  • 審查模板:品味評分、致命問題、具體建議

新手快速上手:四步驟

步驟一:安裝 Claude Code

打開終端機,輸入以下指令完成安裝:

還想看更多嗎?完整內容只對註冊用戶開放喔!
點下方的免費 Subscribe,馬上加入我們~

Read more

Atlassian收購瀏覽器公司,正式宣告AI工作流新時代來臨

Atlassian收購瀏覽器公司,正式宣告AI工作流新時代來臨

在科技界掀起巨浪的重磅消息已經確定:Atlassian以6.1億美元現金收購The Browser Company,這家打造了創新Arc和Dia瀏覽器的團隊。這不僅是2025年最具戰略意義的併購案之一,更標志著我們正式進入「瀏覽器即工作平台」的全新時代。Atlassian執行長Mike Cannon-Brookes明確表示:「現今的瀏覽器並非為工作而生,而是為瀏覽而生。這項交易是重新構想AI時代知識工作瀏覽器的大膽一步。」

【AI工具地圖】Hera AI 是什麼?一秒文字轉動畫的 AI 工具

【AI工具地圖】Hera AI 是什麼?一秒文字轉動畫的 AI 工具

為什麼需要 Hera AI? 想像一下,你是一位 YouTuber,打算在新影片前加上一段 30 秒的動態開場動畫。這段動畫需要有文字特效、數據跳動的感覺,還要搭配品牌配色。聽起來很酷,但現實是——你可能需要先寫好腳本,再找設計師做美術、找剪輯師進 After Effects 拉層、調曲線,最後還得來回修改。光是一個短短的開場片頭,就可能耗掉好幾天。 這就像要煮一碗泡麵卻得自己種小麥、磨麵粉、製作麵條一樣,繁瑣到讓人卻步。 Hera AI 的出現,等於是幫你準備好「只要加熱水就能吃」的泡麵版本。你只要輸入一段文字,例如「打造一個科技感的數據圖表動畫」,Hera 就能在幾十秒內生成完整的專業動畫,甚至自動幫你設計節奏、字體排版和動態效果。原本需要幾天的流程,如今幾分鐘就能搞定。 Hera AI 是什麼?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 Hera,那就是:「ChatGPT,

loc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