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資訊長必須優先考慮未來12-24個月的AI目標和AI就緒場景

人工智慧(AI)是人類與機器對話模式的一次巨大轉變,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慧(生成式AI)的飛速發展。隨著AI已從單純的IT行動轉變為全企業行動,資訊長(CIO)和IT高階主管需要重點關注兩大關鍵領域:確定AI目標,確保AI就緒。

Gartner:資訊長必須優先考慮未來12-24個月的AI目標和AI就緒場景

人工智慧(AI)是人類與機器對話模式的一次巨大轉變,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慧(生成式AI)的飛速發展。隨著AI已從單純的IT行動轉變為全企業行動,資訊長(CIO)和IT高階主管需要重點關注兩大關鍵領域:確定AI目標,確保AI就緒。

Gartner表示,生成式AI不僅僅是一種技術和商業趨勢,更是人機對話模式的一次深刻轉變。人類正在轉變思路,從機器能為我們做什麼,轉變為機器能成為我們的什麼。機器正在不斷演變,從人類的工具進化成人類的隊友。Gartner預測,到2025年,在全球90%的企業中,生成式AI將成為員工的夥伴。

企業的資訊長在如何塑造AI以及AI如何塑造我們上,扮演著重要角色。根據Gartner近期的執行長(CEO)調研,資訊長是執行長挖掘生成式AI價值的第一選擇。越來越多的AI將由IT和整個企業共同交付。要想取得成功,整個高管團隊都必須參與進來,這是一個資訊長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機會。

資訊長可以幫助執行長和其他高管同事克服AI的複雜性,並通過分析後台、前台、新產品和服務以及新核心能力等領域使用生成式AI的機遇和風險,確定企業機構的AI目標。

Gartner分析師表示,未來12-24個月要優先考慮從兩個方面挖掘AI的價值:確定AI目標,確保AI就緒。

確定AI目標

AI分為兩種類型:

  • 日常AI:側重於生產力。機器是解決生產難題的「夥伴」。它能讓員工更加快速、高效地完成手頭上的工作。目前,全球77%的資訊長和技術領導者都在關注日常AI帶來的機遇。

    Gartner表示,需要注意的是,日常AI將以驚人的速度從高光走向平凡。每個人都將獲得相同的工具,所以此類AI技術無法帶來持續的競爭優勢。日常AI是擺在檯面上的新籌碼。
  • 顛覆性AI:主要側重於創造力。顛覆性AI不僅僅會加快或優化我們的工作。通過AI賦能的產品和服務,它還可以創造出新的成果,或是開闢出創造新成果的新途徑,比如AI賦能的新核心能力。通過顛覆性AI,機器將徹底改變商業模式和整個行業。

確保AI就緒與安全

AI技術決策不僅僅是一項技術決策,同時還是一項技術、經濟、社會和倫理決策。為了引導所在企業機構作出AI相關決策,資訊長與IT領導者需要制定燈塔原則——明確AI願景,指明前進方向,說明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人機關係。

目前為止,但很少有企業機構制定了燈塔原則,並明確AI願景。2023年6月,Gartner對606名資訊長和技術領導者進行了調查,發現只有9%的企業機構制定了AI願景聲明,超過三分之一的受訪者沒有制定AI願景宣言的計畫。

Gartner表示,隨著AI繼續深入改變人類與機器之間的關係,資訊長必須積極塑造這種變化的本質。在這個人機交互的新時代,將會出現許多意料之外的後果。

要想在未來12個月迅速、安全地採用生成式AI,企業機構必須做到以下三點:

  • 制定AI就緒原則:設定的燈塔原則,必須與企業機構的價值觀保持一致。企業機構的價值觀,必須成為指引人機交互未知領域的明燈。
  • 確保資料AI就緒:要使資料AI就緒,就必須滿足安全、豐富、公平、準確和遵守燈塔原則這五個標準。
  • 落實AI就緒安全:每出現一項有益的AI技術,都會伴隨著對這一技術的惡意使用。這是AI的負面影響。資訊長應做好應對新攻擊向量的準備,並與高管團隊一起為公共GenAI解決方案制定可行的使用政策。

Gartner分析,在這個由AI推動業務的時代,企業用戶需要提前規劃,否則將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後果。資訊長需要一種能夠照亮前進道路的方法,即便一切看起來都是嶄新或模糊的。為安全應對這場變革,資訊長必須與高管一起確定日常AI與顛覆性AI使用的目標,並且建立AI就緒的原則、資料與安全。

(文章轉載自:https://www.informationsecurity.com.tw/article/article_detail.aspx?aid=10770)

Read more

Meta 正在「收購」OpenAI?只是用更狠毒的方式

Meta 正在「收購」OpenAI?只是用更狠毒的方式

上週大家過得還好嗎? 這次丹娜絲颱風給台灣帶來的災情不小,南部和東部尤其嚴重。我的台南老家也被摧毀了,今天南下的高速公路充滿了倒掉的樹。寫這封週報的時候,其實心裡還掛著很多事,但還是想把這週值得關注的 AI 新聞整理好。希望大家都平安,也別忘了在忙碌之餘多多關心身邊的人。 讓我們轉換心情!這週也一樣,精選 5 則值得關注的 AI 新聞,搭配一段觀察筆記, 讓你不只是看熱鬧,也能看懂門道。 本週焦點事件 1. Meta 正在「收購」OpenAI? 2. Google Veo 3 結束測試,全球開放! 3. 針對 300 位軟體高層做的調查報告,揭露 AI 軟體公司的新成長曲線 4. Spotify 爆紅神秘樂團,其實是 AI 生的? 5. AI 幫助一對夫妻成功懷孕?

lock-1
【影音工具教學】用一張照片,拍出電影級特效?Higgsfield 把這件事變簡單了

【影音工具教學】用一張照片,拍出電影級特效?Higgsfield 把這件事變簡單了

過去,電影裡那些超誇張的鏡頭,都是一群專業團隊花大錢、大把時間才拍出來的。 比如《駭客任務》的子彈時間,為了讓主角在空中定格旋轉,現場要擺上幾十台相機,每台各拍一張,再拼成一段連貫的動畫。 但現在,只要一張照片,一個按鈕。 Higgsfield,直接讓 AI 幫你拍出這種級別的特效。

loc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