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推出新型生成式AI音樂實驗:由儀器啟發的抽象音樂創作

Google最近推出了一項新型生成式AI實驗,名為「Instrument Playground」,它允許用戶創造靈感來自全球100多種樂器的音樂。用戶只需提供一個簡單的提示,如樂器名稱,可選擇性地加上形容詞,例如“愉快”、“奇特”或“陰沉”,AI將生成一段20秒的音頻剪輯作為創作音樂的起點。

Google推出新型生成式AI音樂實驗:由儀器啟發的抽象音樂創作

Google最近推出了一項新型生成式AI實驗,名為「Instrument Playground」,它允許用戶創造靈感來自全球100多種樂器的音樂。用戶只需提供一個簡單的提示,如樂器名稱,可選擇性地加上形容詞,例如“愉快”、“奇特”或“陰沉”,AI將生成一段20秒的音頻剪輯作為創作音樂的起點。

「Instrument Playground」邀請用戶從全球超過100種樂器中選擇,包括一些美國人可能不太熟悉的樂器,如印度的維納琴、中國的笛子或津巴布韋的姆布里亞。同時用戶可以通過在樂器提示前加上形容詞來建議風格,如“情緒化”、“快樂”或“浪漫”​​。

這項實驗的結果通常不如預期般直白。例如,“憤怒的大號”生成的並非預期中的激進銅管獨奏,而更像是帶有大號願望的合成管風琴。同樣,“奇特的迪吉里杜管”聽起來像是Hans Zimmer配樂中的一段不祥音樂。生成的結果似乎更像是抽象的作品,具有多層次的聲音,捕捉了提示的感覺,而非特定的聲音​​。

一旦實驗生成了一個您喜歡的剪輯作為起點,您可以選擇“環境音”、“節拍”和“音高”來控制作品的不同方面,使其成為更獨特的音樂。如果您想添加更多樂器(或者對樂器基礎提示做出的任何聲音反應),高級模式會打開一個序列器,允許您疊加和循環最多四個音軌,創造您獨特的音樂傑作。最後當您對作品滿意時,可以下載.wav格式的音軌​​。

這項實驗是由Google藝術與文化實驗室的駐場藝術家Simon Doury設計的,它利用了Google於今年5月向公眾開放的「MusicLM」這一文本至AI工具​​。這不僅展示了AI技術在音樂創作上的新應用,也提供了一個創新的平台,讓用戶以全新方式探索和創造音樂。

Read more

Meta 正在「收購」OpenAI?只是用更狠毒的方式

Meta 正在「收購」OpenAI?只是用更狠毒的方式

上週大家過得還好嗎? 這次丹娜絲颱風給台灣帶來的災情不小,南部和東部尤其嚴重。我的台南老家也被摧毀了,今天南下的高速公路充滿了倒掉的樹。寫這封週報的時候,其實心裡還掛著很多事,但還是想把這週值得關注的 AI 新聞整理好。希望大家都平安,也別忘了在忙碌之餘多多關心身邊的人。 讓我們轉換心情!這週也一樣,精選 5 則值得關注的 AI 新聞,搭配一段觀察筆記, 讓你不只是看熱鬧,也能看懂門道。 本週焦點事件 1. Meta 正在「收購」OpenAI? 2. Google Veo 3 結束測試,全球開放! 3. 針對 300 位軟體高層做的調查報告,揭露 AI 軟體公司的新成長曲線 4. Spotify 爆紅神秘樂團,其實是 AI 生的? 5. AI 幫助一對夫妻成功懷孕?

lock-1
【影音工具教學】用一張照片,拍出電影級特效?Higgsfield 把這件事變簡單了

【影音工具教學】用一張照片,拍出電影級特效?Higgsfield 把這件事變簡單了

過去,電影裡那些超誇張的鏡頭,都是一群專業團隊花大錢、大把時間才拍出來的。 比如《駭客任務》的子彈時間,為了讓主角在空中定格旋轉,現場要擺上幾十台相機,每台各拍一張,再拼成一段連貫的動畫。 但現在,只要一張照片,一個按鈕。 Higgsfield,直接讓 AI 幫你拍出這種級別的特效。

loc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