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正在「收購」OpenAI?只是用更狠毒的方式

上週大家過得還好嗎?
這次丹娜絲颱風給台灣帶來的災情不小,南部和東部尤其嚴重。我的台南老家也被摧毀了,今天南下的高速公路充滿了倒掉的樹。寫這封週報的時候,其實心裡還掛著很多事,但還是想把這週值得關注的 AI 新聞整理好。希望大家都平安,也別忘了在忙碌之餘多多關心身邊的人。
讓我們轉換心情!這週也一樣,精選 5 則值得關注的 AI 新聞,搭配一段觀察筆記,
讓你不只是看熱鬧,也能看懂門道。
本週焦點事件
- Meta 正在「收購」OpenAI?
- Google Veo 3 結束測試,全球開放!
- 針對 300 位軟體高層做的調查報告,揭露 AI 軟體公司的新成長曲線
- Spotify 爆紅神秘樂團,其實是 AI 生的?
- AI 幫助一對夫妻成功懷孕?
Meta 正在「收購」OpenAI?只是用更狠毒的方式

本週,Sam Altman 在 OpenAI 的內部 Slack 上公開開嗆,指責 Meta 的挖角行動「令人反感(distasteful)」,並強調:「他們開出了 4 年 3 億美元的 package,卻還是沒有挖走我們最重要的人,只能往名單後面找人。」
Altman 也承諾,OpenAI 正在全面檢討研究部門的薪資水準,並信心滿滿地說:「我們的股票,未來的漲幅會遠遠超過 Meta。」
但這不是一場普通的挖角。
根據 WIRED 和 Bloomberg,Meta 的「Superintelligence Labs」部門不只針對 OpenAI,同樣也對 Google、Anthropic 等頂級 AI 實驗室大規模徵才。
短短幾週,至少 11 位來自 OpenAI、Google、Anthropic 的核心研究員跳槽 Meta,其中不乏 Zurich 團隊、o1 reasoning 模型開發者等關鍵人物。
一位曾任職 OpenAI 並在 Substack 經營文章的作者 Village regard 認為, Mark zuckerberg 顯然無法買下 OpenAI ,所以就用「拆解式收購(disassembly acquisition)」:不從公司股權下手,而是直接從人才下手,讓對手因核心流失而失去競爭力。
尤其對 AI 公司來說,人才是模型的全部。 沒有頂尖研究員,就沒有領先的模型,沒有模型,就沒有 OpenAI。
觀察筆記
在 Web2 (互聯網) 的時代,收購是為了佔據入口、收攏用戶與數據,像是 Google 買下 Android,獲得整個移動端作業系統的入口,但在 AI 時代,最有價值的東西是 「能力本身」——那些能讓模型跑起來、能讓問題被解決的人才。
這讓公司的邏輯變了:
- 公司不再靠資產護城河,而是靠持續留住人的能力。
- 競爭不再只是併購產品線,而是持續補強自己的大腦。
AI 時代的競爭,是看誰能長時間維持人才密度、能讓自己的模型持續進化。今天挖走一個人,不只是 loss 一個員工,是改變整個團隊的「思考速度」。
📚 延伸推薦熱騰騰的新書:
打造你的 AI 組合技!NotebookLM / Gemini / Gemini Live /Imagen / Veo 一起攜手放大絕,打造職場超能力
現在很多人都在用 AI 工具,但只有會「組合起來用」,才是真的提升工作效率。
你可能會覺得 —— NotebookLM 很會整理資料,Gemini 很會寫稿,Veo 能生影片……
但到底怎麼樣才能讓這些東西,幫你一天之內交完報告、做完簡報、還能順便做好社群素材?
最近我們在看的一本新書,直接把答案整理出來了:
《打造史上最強 AI 組合技》,裡面整合了 30+ 個職場日常案例,
從寫報告、開會、做簡報、社群貼文,到跨部門合作、資料整理,
通通教你怎麼把 NotebookLM、Gemini、Gemini Live、Imagen、Veo
這些工具,接起來一起用。
不是單獨學會某個功能,而是一次學會怎麼「讓 AI 成為你的隊友」。
👉 如果你也想試試看怎麼把這些工具變成你的超能力
可以點擊下方博客來連結!
Veo 3 結束測試,全球開放!現在不用 VPN 就能直接用了

Google 的 Veo 3 終於結束封測,正式向全球 Gemini Pro 用戶開放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