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AI
【AI 新手包 #1 ChatGPT 入門不踩雷】為什麼現在每個人都該懂 GenAI?五句話讓長輩也能秒懂 AI!
GenAI 不再是工程師的專利,而是人人都能用的數位助手。從整理報告、規劃旅遊,到寫信、備課,只要像聊天一樣輸入文字,AI 就能幫你完成。這篇文章用最簡單的 5 句話,讓長輩也能秒懂什麼是生成式 AI,並教你立即上手三個必備工具。
            
            GENAI
GenAI 不再是工程師的專利,而是人人都能用的數位助手。從整理報告、規劃旅遊,到寫信、備課,只要像聊天一樣輸入文字,AI 就能幫你完成。這篇文章用最簡單的 5 句話,讓長輩也能秒懂什麼是生成式 AI,並教你立即上手三個必備工具。
            AI agent
Uber 創辦人 Travis Kalanick 說:「Every app CEO is tripping」,點出 AI agent 將顛覆使用者入口的關鍵轉變。本週帶你一次掌握五則最值得關注的 AI 大事:從 UI 革命、生成式影像、到 AGI 團隊戰略。
            ai影片製作
這支 IKEA 廣告影片不是動畫師做的,也不是攝影棚拍的——是我用 ChatGPT 寫提示詞、再丟給 Veo,一鏡到底自動生成的。從畫面分鏡到關鍵物件、動作節奏,全都拆解成 5 大區塊。想做出自己的 AI 廣告影片?這篇一次教你提示詞怎麼寫。
            AI tool
瑞典 AI 新創 Lovable 用「像說話一樣開發 App」的方式,在 8 個月內躍身獨角獸,成為 Vibe Coding 浪潮的代表案例。這波技術變革讓不會寫程式的創作者,第一次握有打造產品的主導權,而 AI 也正在重新定義新創公司的誕生邏輯與規模邊界。
            每週大事電子報
AI 不只是工具,現在連人事決策都交給它?最新調查顯示,超過六成主管用 AI 決定誰該升遷、誰該被裁,但其中多數人沒受過正式 AI 培訓。當決策權從人轉移到模型,我們還剩下什麼選擇?
            Edge AI
2024 年台灣大型車事故死亡人數創新高,來自美國的 AI 新創 Netradyne 推出 Driver•i,為大貨車提供即時監控與警示,打造自駕前的安全解方。
            Grok
Grok 4 Heavy 是 Elon Musk 最新推出的 AI 模型,號稱全球最聰明的 AI。本文帶你快速了解 Grok 4 與 Grok Heavy 的功能、性能、Roadmap,以及與 ChatGPT、Claude、Gemini 的全面比較。
            meta
上週大家過得還好嗎? 這次丹娜絲颱風給台灣帶來的災情不小,南部和東部尤其嚴重。我的台南老家也被摧毀了,今天南下的高速公路充滿了倒掉的樹。寫這封週報的時候,其實心裡還掛著很多事,但還是想把這週值得關注的 AI 新聞整理好。希望大家都平安,也別忘了在忙碌之餘多多關心身邊的人。 讓我們轉換心情!這週也一樣,精選 5 則值得關注的 AI 新聞,搭配一段觀察筆記, 讓你不只是看熱鬧,也能看懂門道。 本週焦點事件 1. Meta 正在「收購」OpenAI? 2. Google Veo 3 結束測試,全球開放! 3. 針對 300 位軟體高層做的調查報告,揭露 AI 軟體公司的新成長曲線 4. Spotify 爆紅神秘樂團,其實是 AI 生的? 5. AI 幫助一對夫妻成功懷孕?
            Higgsfield
過去,電影裡那些超誇張的鏡頭,都是一群專業團隊花大錢、大把時間才拍出來的。 比如《駭客任務》的子彈時間,為了讓主角在空中定格旋轉,現場要擺上幾十台相機,每台各拍一張,再拼成一段連貫的動畫。 但現在,只要一張照片,一個按鈕。 Higgsfield,直接讓 AI 幫你拍出這種級別的特效。
            生成式AI
從語言模型背後的資料標註工廠,到 AGI 生態系的資料中樞,Scale AI 不再只是 OpenAI、Meta 等巨頭的幕後協力者,而是正改寫 AI 基礎建設的關鍵玩家。本篇專題帶你回顧創辦人 Alexander Wang 的創業歷程,拆解 Scale 如何從自駕車標註起家,逐步成為美國國防與科技巨頭爭相合作的 AI 戰略夥伴。
            每週大事電子報
先謝謝每一位點開信的你! 我們上週首次寄出《每週五件大事》,開信率竟然高達 56%—— 在這個連 IG 通知都懶得點的時代,這個數字讓我們受寵若驚,也想把內容做得更好。 還收到一位去年開始追蹤我們的讀者寫信給我們: 「我是在 Meta 做產品的,有一次開會前同事丟了你們的 IG 給我, 說你們整理 AI 新聞蠻快的。那時只想說追蹤一下,結果沒想到變成每週固定會看。比起之前 IG 上的五件大事,我更喜歡現在電子報的版本!尤其喜歡你們不是只貼新聞,而是會講背後的邏輯跟脈絡。」 我們聽到了! 這週也一樣,精選 5 則值得關注的 AI 新聞,搭配一段觀察筆記, 讓你不只是看熱鬧,也能看懂門道。 本週焦點事件 1. Anthropic 的 Claude 開店了:Project Vend 2. 傳聞中的 ChatGPT Office
            很多人提到物理世界的 AI,想到的是 Tesla 的車、Boston Dynamics 的機器人,但真正正在「監聽」與「掃描」我們這個世界的,可能是一群貼在牆上、爬在管線上的小機器人。本週的專題是我一直在關注的美國新創 Gecko Robotics,從核電廠牆面到美軍潛艦,它們不只是在掃描裂痕,更是在打造「基礎建設的數位孿生」 Gecko Robotics 的起源與創辦人 Jake Loosararian 在創辦 Gecko Robotics 之前,Jake Loosararian 是一位標準的工程系學生,白天上課、晚上寫程式。他就讀於賓州的 Grove City College,主修電機工程。那時的他,對 AI 沒有太多想像,關注的也不是語音助手或聊天機器人,而是一面牆,會不會裂。 這個念頭,來自他大學時期的一次實習經歷。